(二)气候预测业务
1.完善延伸期-月气候预测业务
开展基于气候预测模式的延伸期预测和统计与动力相结合的月气候预测业务。发展延伸期-月集合概率预测技术;开展延伸期-月尺度内强降水、强变温(高温、强冷空气)等重要天气的过程预测,初步建立月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测业务,重点开展降水和温度等要素异常(或极端性)发生时段(某候)的预测和持续性干旱、降水事件的转型期预测;开展多模式解释应用集成业务,降低预测不确定性,月温度和降水预测准确率较本世纪前10年平均提高3~5%。
开展对延伸期-月预测有重要影响的大气主要异常模态的预测业务。在延伸期-月尺度上建立热带、副热带和中高纬主要影响模态的滚动预测业务。
国家级负责建立延伸期概率预报业务,制作亚洲地区,以及中国各市县和七大江河流域的月内重要天气过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主要环流模态等客观定量预测产品并下发,同时负责制作区域和流域的月内气候和异常天气气候事件过程预测服务产品。省级在国家级指导产品的基础上,开展预测指导产品订正与模式产品降尺度应用,制作针对市县级区域的延伸期和月预报产品,重点针对地方服务需求开展月内精细化的天气过程预测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测。
2.加强季节-年度预测业务
以汛期和年度气候预测为重点,以气候数值模式为基础,大力发展季节气候预测技术和方法,结合动力学框架下的多因子综合动力-统计方法,建立适用于中国和东亚气候特点的季节尺度气候预测客观业务系统,实现2011-2015年季节气候预测评分较21世纪前10年平均水平提高3~5%的目标;探索建立季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测业务,重点开展降水和温度等要素异常(或极端性)发生时段的预测;开展逐月滚动的季节预测业务;发展模式解释应用技术,建立多模式解释应用集成业务;针对台风、暴雨、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以及关键农事季节的灾害等开展年度气象灾害展望和年景预评估业务。
改进对东亚气候有重要影响的海洋和大气关键物理过程的预测。完善ENSO动力预测方法,发展针对其他关键海区海气系统的预测业务,稳步提高预报时效和预报技巧;增强东亚季风爆发、推进、结束以及华南前汛期、梅雨、华北雨季等关键气候过程的预测。
国家级负责制作东亚地区,以及中国各市县和七大江河流域的汛期、年度预测和逐月滚动的季节(未来三个月)客观定量化预测产品,同时积极探索针对年、季内气候异常的预测技术和方法,逐步开展业务并指导省级;发布关键海洋-大气物理过程预测以及气象要素气候模式预测结果,温度和降水等要素客观解释应用定量化预测指导产品。省级业务单位在国家级指导下,大力发展模式产品降尺度应用与订正技术,建立区域气候模式解释应用业务,制作市县级预测产品和针对地方需求的精细化预测产品。
3.探索开展年际-年代际气候预测业务
发展年际-年代际温度、降水的动力和统计相结合的业务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多模式集合预测技术和降尺度解释应用技术。
国家级重点探索开展我国和东亚地区旱涝趋势的年际-年代际变率预测业务,发布趋势预测报告。省级在国家级指导下,开展年际-年代际预测产品的降尺度解释应用。
4.改进气候预测检验业务
加强气候预测业务产品的检验,突出气候异常预测产品的检验,实现同国际预测检验方法的接轨,同时考虑历史检验评估的延续性,建立客观、标准和规范的预测检验评估业务。发展针对延伸期预测、冷空气、降水等过程预测产品的检验方法并实现动态检验业务化;跟踪分析总结预测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比较不同气候预测模式产品的误差,分析不同海洋、大气因子和气候特征下的误差产生原因,不断改进气候预测模式和气候预测技术方法。建立省级订正国家级预测指导产品的质量评价业务。
国家级建立覆盖所有国家级预测产品和省级基本预测产品的检验评估业务系统并实现与省级业务的共享。省级开展本地化预测服务产品的检验评估。
(三)气候评价业务
完善基本气候评价业务,提高对关键要素分布变化的气候特征、气象灾害特点以及灾害性、极端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定量评价能力,增强基本气候评价产品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以及灾害影响评价产品的综合性和权威性。
1.提高气候异常评价能力
增强灾害性、极端性气候异常期的基本气象要素定量评价能力。强化高时空分辨率气象资料在气候评价业务中的应用能力;发展气候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模型,对全国市县和区域(流域)关键气象要素的异常程度、极端性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等指标进行综合定量评价。
发展针对高敏感重点行业的气候影响定量评价业务。重点提高气候对农业、水资源、能源等行业或重大工程影响评价的针对性和定量化水平,并开展气候影响展望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