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将土壤水分监测内容纳入《全国农业气象情报》,发布包括土壤水分状况分析评价在内的农业气象旬、月报等服务产品;2005年起每候发布《全国土壤水分监测公报》。2006年初,中国气象局与农业部签署了农业干旱监测预警服务合作协议,使农业干旱监测预警成为正式的气象服务业务。常规情况下在主要生长季(3月-11月)每旬发布一次,《全国农业干旱监测预报》适时在CCTV-1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栏目中播出。各省(区、市)气象局也开展了相应的业务服务,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土壤水分应用服务体系,部分省还开发了省级农田土壤墒情预报技术。
为更好地开展墒情服务,2003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开展了农业干旱监测预报评估业务系统建设,分别建立了遥感监测系统、地面土壤水分与农业干旱动态监测预报系统。在充分考虑作物、土壤、水文及农业气候区划等的基础上,建立集卫星遥感、土壤墒情、农田水分亏缺、动态降水距平监测结果为一体的农业干旱综合监测模型,将地面农业干旱动态监测系统与已建成的遥感干旱监测系统集成为新的业务系统,解决了多种指标在空间适用性不一致的关键问题,使农业干旱能够真正与作物挂钩,提高了农业干旱的识别能力。
此外,气象部门与农业部门正在联合开展《农业干旱等级》、《农业干旱预警等级》等农业干旱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
三、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干旱监测、预警、评估指标体系等工作
气象部门将以现有农业气象观测站点及土壤水分观测站为基础,在全国粮食主产省以及干旱易发地区,强化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及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的建设,实现对干旱易发区及粮食作物主产区干旱发生、发展的自动、连续监测,为提高干旱预报准确率和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的能力奠定基础。力争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形成以自动土壤水分站为主的全国土壤墒情监测网络,逐步完善干旱的监测、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实时掌握干旱发生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干旱的预测预报水平,更好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服务。2011年,气象部门将结合农业高产创建示范活动新建600个左右自动土壤水分站,实现“800个粮食主产县县县有站”和“50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适当加密”的建站目标,并通过持续建设,形成由密度适宜的自动土壤水分站组成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网络。
非常感谢您对气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二○一一年六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