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农业部关于印发2012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2012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的通知
(农技植保〔2012〕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植检)站(局)、农技推广总站(中心):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2012年全国植物保护工作要点》(农办农〔2012〕1号)文件要求,切实做好2012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我中心组织专家进行全面会商,制定了2012年小麦、水稻、玉米重大病虫害以及蝗虫、草地螟、二点委夜蛾、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和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方案。现将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为确保今年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做出贡献。

  附件:1. 2012年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2. 2012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3. 2012年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4. 2012年农区蝗虫防控方案

  5. 2012年草地螟防控方案

  6.2012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方案

  7.2012年玉米田二点委夜蛾防控方案

  8. 2012年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方案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二日

  附件1:
2012年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我中心组织专家会商预测,2012年小麦病虫害累计将发生面积10亿亩次以上,同比增加10%,防控任务较重。为将小麦病虫危害控制到最低限度,确保小麦生产安全,特制订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针对小麦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和麦蜘蛛等“四病三虫”,重发区防控处置率达90%以上,轻发区防控处置率达70 %以上以,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30%以上,防治效果达85%以上,总体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二、防控策略
  坚持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四病三虫”,采取关键措施与综合技术相结合,科学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当年控害与长期治理相结合,专业化防治与群众联防相结合的防控策略。
  三、防控措施
  (一)分区防控重点:华北、黄淮麦区以麦蚜、麦蜘蛛、吸浆虫、纹枯病、白粉病为主,兼顾条锈病和赤霉病。长江中下游麦区以赤霉病、纹枯病为主,兼顾麦蚜、麦蜘蛛。西北麦区以条锈病为主,兼顾麦蚜、麦蜘蛛和吸浆虫。西南麦区以条锈病为主,兼顾麦蚜、麦蜘蛛、赤霉病和白粉病。
  (二)重大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
  1.小麦条锈病
  切实抓好药剂处理种子,加强监测预警,做好早春发生区控点保面、春季流行区应急处置和菌源区综合治理。
  西南麦区、汉水流域等小麦条锈病主要冬繁区,采取发病田块控点保面,减少外传菌源。西北冬麦区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预防措施,将病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减轻晚熟冬麦及春麦区流行风险。
  黄淮海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区,3月下旬-5月上旬,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预防措施,及时处置发病中心,降低病害流行风险;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应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处置,防止病害大面积流行。
  西北和西南小麦条锈病主要越夏菌源区,采取生态治理、消灭自生麦苗、推广抗病品种、适期晚播、秋播拌种和秋苗防治等措施,降低越夏菌源量,延缓病害扩散蔓延。
  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菌晴唑、丙环唑等。
  2.小麦赤霉病
  推广种植抗(耐)性品种,在加强健身栽培的基础上,抓住抽穗至扬花关键时期实施药剂预防,遏制病害大范围流行。
  病害常发区应选用穗型细长、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整齐集中、花期短、残留花药少、耐湿性强的品种。如长江流域麦区宜选用扬麦系列品种。同时,加强栽培管理,做到田间沟渠通畅,增施磷、钾肥,促进麦株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长江流域、江淮、黄淮麦区,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3天以上,要全面采取预防措施,打好“保险药”。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等喷雾,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则应在雨后及时补喷。
  3.小麦纹枯病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不要偏施、过施氮肥,控制小麦过分旺长,合理密植、适期播种,防止田间郁蔽,减少病菌侵染。合理轮作,减少田间菌源积累,加强田间管理,早浇、轻浇返青水,清除田间杂草,雨后及时排水。
  播前药剂拌种。拌种可选择安全性较好的三唑类药剂,药剂用量一般为干种子量的0.02-0.03%。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病株率达10%时,进行化学防治。喷雾防治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氟环唑、井冈霉素等,隔7~10d喷药1次,连喷3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