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图表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略)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147个县(市、区)开展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343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面达60%以上。连续第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将312万名企业“老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2.89亿人、4.73亿人、1.43亿人、1.77亿人和1.39亿人,国家新农保试点地区参保人数达3.26亿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惠及农村5300多万人、城市2200多万人。

  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落实并完善优惠政策,运用多种融资渠道,支持廉租住房建设,国有工矿、林区林场、垦区和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以及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其中中央安排财政性资金1713亿元,是上年的2.2倍。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应,做到了应保尽保。截至年末,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432万套;新开工1043万套(户),超额完成计划目标。

  (七)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公用经费年生均基准定额又提高了100元,中西部地区小学年生均达到500元、初中700元。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2600万农村在校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1.5%,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普通高等学校招生681.5万人,研究生56万人,均完成计划目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启动,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病床数达到3.51张,比上年增长7.3%。中央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全面部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新闻出版东风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国家话剧院剧场工程竣工。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事业繁荣发展。全国重点景区和旅游线路的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27.8亿人次,增长12.7%。人口自然增长率4.79‰,完成计划目标。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20.1张,比上年增长11.7%。全民健身计划深入推进,体育事业加快发展。残疾人康复和托养工程启动实施。

  (八)改革开放继续深化。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迈出新步伐。25个省份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正式启动,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三网融合试点扩大到各直辖市和各省(区)的省会城市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城市。制定出台了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进一步改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稳步推进,煤炭电力价格综合调控方案和试行居民阶梯电价指导意见出台,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在部分地区试点,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以及水价改革有序推进。全民基本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基本药物制度在城乡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修订后的资源税暂行条例颁布施行,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出台实施。逐步建立金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符合现代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全国。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取得实质性进展,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正式启动,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取得积极进展。

  开放型经济水平继续提升。进出口贸易趋向平衡。外贸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增长22.5%,其中,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5亿美元,增长24.9%;贸易顺差155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64亿美元。利用外资结构继续优化。全年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增长9.7%,其中服务业使用外资增长20.5%。借用国外贷款252亿美元,增长23%。企业“走出去”稳步推进。全年非金融类境外直接投资601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034亿美元,增长12.2%。

  图表八、非金融类境外直接投资情况(图略)

  “十二五”规划实施总体上进展顺利。(1)进行年度分解的7个约束性指标中的11个分项指标,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国总人口8个分项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但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3个分项指标,没有完成年度计划目标。(2)进行年度分解的9个预期性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化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等7个指标,实现或超额完成年度预期目标;但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个指标没有实现年度预期目标。(3)一些指标未能完成年度计划任务或实现年度预期目标,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仍然滞后,重化工业比重偏大,产业技术水平总体偏低;有的约束性指标是“十二五”规划新确定的,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尚未形成完整有效的政策措施,已有措施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实际工作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不懈努力、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2012年宏观调控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下行压力明显增加,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恶化,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加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能源资源稳定供应面临重大挑战。从国内看,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一是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外需持续疲弱和内需增长放缓可能同时显现。2011年9月份以来我国出口增速持续回落,2012年面临的困难进一步加大。内需增长的制约因素继续增多,消费增速可能稳中趋缓,企业投资能力和意愿有所减弱。二是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等要素价格上涨呈长期化趋势,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因素不容低估,部分农产品紧平衡格局难以改变,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价格总水平。三是农业稳定增产的难度较大。农业基础尚不巩固,科技水平不高,资源约束加剧,务农比较收益较低。同时,粮食在实现“八连增”后,面临产量基数高、生产成本高等新的情况。四是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条件和政策环境有待完善,能源消费增长较快,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尚不健全,污染物排放量仍然较大,环境污染事故呈多发态势。五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企业亏损面扩大,特别是一些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突出。同时,财政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任务艰巨,在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征地拆迁等方面存在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和应对。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