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安全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技术装备先进、安全管理水平高、产业关联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实施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减少危险源。发展高端、安全、环保的工艺和产品,实现产品结构升级。鼓励低风险产品替代高风险产品,低危工艺替代高危工艺。严格限制低水平、小规模、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不符合有关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的发展。
  淘汰和限制使用列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等国际环境公约要求的相关物质,推动公约增列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类物质的淘汰、削减和控制。
  3.完善检验检测技术,推进GHS 实施进程
  加强危险化学品分类检验检测GLP(良好实验室规范)实验室建设,提高我国在危险化学品物理危害、生态毒理、健康毒理等方面的检验检测能力。逐步实现我国实验室检测数据国际互认。建立国家危险化学品基础数据库,积极推动GHS在我国的全面实施。

  专栏4推进GHS实施
  

  01GHSGHS是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的简称,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出,旨在统一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信息、通过标签和安全数据单对潜在的接触者提供化学品危害信息、指导各国制定化学品管理制度、保护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降低化学品国际贸易成本的制度。

  02实施GHS工作重点
  ①制修订国内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健康、进出口检验检疫等法律、法规和标准,与联合国GHS的要求接轨。
  ②制定国家实施GHS行动方案。
  ③在全国按计划、分步骤开展GHS实施工作。
  ④对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经营企业及人员进行GHS培训。
  ⑤积极参与联合国GHS相关规则的制定,开展国际交流。


  (三)强化安全管理
  1.积极倡导责任关怀,促进健康持续发展
  以大型企业和化工园区为重点,在石化和化工行业尤其是危险化学品行业全面推广和实施责任关怀。制定支持推进责任关怀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开展责任关怀,推进危险化学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专栏5实施责任关怀
  

01责任关怀

  是全球化工界自愿发起的关于承诺改善健康、安全及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化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健康安全及环保的认知度和行动意识,从而避免产品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伤害的一项理念和制度,并已经得到全球范围内化学品相关行业人士的广泛的认同。

02责任关怀工作重点

  ①加强责任关怀理念的宣传,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责任关怀实施计划。

  ②选择重点企业和园区进行实施责任关怀试点,树立责任关怀示范典型,为企业和园区全面推进责任关怀提供经验。

  ③引导国有大型企业率先承诺实施,使行业范围内80%以上的企业自觉承诺实施责任关怀。

  2.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进出口监管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生产行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安全意识,着力增强人员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安全技术人才培训、储备机制,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安全专业人才,加大安全专业人员资格制度实施力度、杜绝违章操作事故发生。
  3.整合应急救援资源,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加快建设高效实用的应急救援体系。依托大型企业,加快危险化学品国家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鼓励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依托大型企业和专业救援力量,加强服务周边的区域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加快危险化学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和调用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提高事故救援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指导
  本规划由工业行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各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应依据本规划制定本地区危险化学品发展布局规划,作为审核调整和建设危险化学品项目及化工园区的重要依据。加强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城乡规划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及时发现、反馈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规划实施。
  (二)强化行业准入管理
  建立化工园区准入制度,科学评估园区安全容量,完善配套安全设施。制定氟化工、铬化合物、氰化物、光气、合成氨和部分磷化工产品等危险化学品和监控化学品行业准入条件。
  (三)加大安全投入
  研究制定财税激励政策,结合高危行业资产保险改革,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安全投入。鼓励企业建立安全生产保障基金,做好安全隐患整改,推动企业安全升级改造。建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反应迅捷的信息共享平台。
  (四)加快GHS实施进程
  充分发挥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协同推进GHS实施。建立健全与GHS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制定我国实施GHS的国家战略,加大GHS培训力度。积极协调化学品检验检测数据与国外机构和政府的互认。
  (五)发挥中介组织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开展行业安全管理及教育培训,加强危险化学品信息统计、运行监测、事故预警等,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家数据库。

  附件5:
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录

  一、发展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二)存在问题
  二、面临的形势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四、重点任务
  (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三)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指导
  (二)提高农药行业准入门槛
  (三)建立健全农药产品标准规范
  (四)加强行业运行监测
  (五)发挥中介组织作用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在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障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农产品贮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发展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的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农药的生产能力与产量已处于世界前列,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品种不断增加,为农业丰产丰收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我国农药生产企业1800多家(规模以上959家),其中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全行业从业人员19.2万人。2010年实现现价销售收入1576亿元,利润129.1亿元,资产总额1339亿元;农药产量234.2万吨(折100%),“十一五”年均增长15.3%,其中杀虫剂74.6万吨、杀菌剂16.6万吨、除草剂105.5万吨,植物生产调节剂等其它农药品种37.5万吨;农药出口61.3万吨,“十一五”年均增长7.6%;目前,农药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超过8家,以农药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达18家。
  我国农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表

指标

产值(亿元)

产量( 万吨)

出口量( 万吨)

进口量( 万吨)

表观消费量(万吨)

2005年

613.9

114.7

42.5

3.7

75.9

2010年

1625.6

234.2

61.3

5.1

178

年均增速(%)

21.5

15.3

7.6

6.6

18.6



  产品结构不断改善。我国常年生产260多个原药品种,3000多个制剂品种。从三大类农药品种结构来看,杀虫剂比重不断下降,已从2005年的41.8%,降低到2010年的31.9%,除草剂和杀菌剂比重已分别由2005年的28.6%和10.1%调整为2010年的45%和7.1%,生物农药发展步伐加快。高毒农药削减计划实施顺利,2007年停止生产甲胺磷、久效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品种,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比重降至5%。
  创制品种比例有所提高。“十一五”以来,我国加强了科研开发的投入,依托现有国内农药科研力量,创制了15个具有知识产权的高效农药品种,如杀虫剂氯氟醚菊酯,除草剂甲硫醚磺隆、杀菌剂唑菌酯等。“十一五”期间,我国创制品种占常年使用农药比例已由5%提高至10%左右。
  (二)存在问题
  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较小。我国现有农药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至今尚无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前10家农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例仅为21.9%,销售额5000 万元以下的原药生产企业约占50%。
  科技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水平低。目前我国农药品种仍以仿制为主。绝大多数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1%,品种档次、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基础研究薄弱,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在个别产品生产中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工艺参数集中显示、就地或手动遥控。
  绿色环保产品少,高毒高残留农药仍未淘汰。目前,适合我国国情和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环保农药品种发展缓慢,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仍占一定比例,特丁硫磷、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等20多种高毒农药品种仍需进一步削减和替代。
  环境资源问题突出,废弃物缺乏有效处置。农药原药生产未反应的原料和副产物回收率低,废水含盐高、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浓度高,一些特殊污染因子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大部分原药生产企业不具备有效处理特殊污染物的能力。制剂中含有毒有机溶剂的品种仍较多。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尚未全面开展。

二、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是我国农药行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国际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的原药及制剂生产能力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企业可以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技术、管理和国际化水平,提高农药品种的质量档次与环保标准。发达国家继续保持在农药创制领域的优势地位,产品、技术、市场竞争更趋激烈。随着《斯德哥尔摩公约》、《鹿特丹公约》等国际公约的推进实施,安全环保标准越来越高,对我国农药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国内看,农药的需求受宏观经济影响小于普通化工产品,主要与气候、耕作方式影响下发生的病虫害直接相关。随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农业将持续发展,农业的投入将进一步增加,农药的刚性需求态势将会持续。同时,随着全社会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环保法规将日益严格,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门槛将不断提高,农药生产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以加快转变农药工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满足国内农业生产需要为主要任务,着力提高农药科技创新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提升质量和档次,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农药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集聚和升级,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药行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产业组织结构。到2015年,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达到5家以上,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达到20家。前20家农药生产企业的原药产量占总产量的50%以上。进入化工集中区的农药原药企业达到全国农药原药企业总数的50%以上,培育2-3个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产品结构。到2015年,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农药品种占总产量的50%以上,高毒、高残留品种的产量由5%降至3%以下。生物农药比例进一步提高。
  科技创新。农药创制体系和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GLP(优良实验室规范)实验室建设得到加强,实现数据国际互认。到2015年,农药创制品种累计达到50个以上,大型和科技型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农药全行业的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2%以上。农药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大型企业主导产品的生产实现连续化、自动化。
  环境资源。到2015年,特殊污染物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三废”排放量进一步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以上。农药产品收率提高2%-5%,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

四、重点任务

  (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多种方式组建大型农药企业集团,大幅度减少农药生产企业数量,推动形成具有特色的大规模、多品种的农药生产企业集团。
  优化产业布局。严格控制原药生产企业新布点,新建农药原药企业向化工园区等专业工业园区或化工集中区聚集,制剂加工向交通便捷、靠近市场的地区转移,重要水源地、城市近郊等环境敏感地区的现有农药原药企业逐步实施搬迁入园。根据市场、资源环境容量、产业基础等条件,在全国形成3-5个生产企业集中、规模适度、配套设施齐全、管理水平较高的农药特色明显的化工园区。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