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最低检测限的验证
申报试剂应在最低检测限或接近最低检限的病毒浓度对每种常见待测流感病毒亚型具有时间和区域多样性的至少3个病毒株进行验证。对此,企业应能够提供用于最低检测限验证的各个病毒株的来源、型别确认及滴度确认试验等信息。用于最低检测限确定和验证的病毒株如包括疫苗株,则其应能体现最近流感发病季的病毒特点。
3.分析特异性
(1)交叉反应
①用于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交叉反应验证的病原体种类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可能性:抗原结构的同源性、易引起相同或相似的临床症状、采样部位正常寄生或易并发的其他微生物。
②建议在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医学相关水平进行交叉反应的验证。通常,细菌感染的水平为106 cfu/ml或更高,病毒为105 pfu/ml或更高。申请人应提供所有用于交叉反应验证的病毒和细菌的来源、种属/型别和浓度确认等试验资料。
③首先,应在流感病毒不同型别和亚型间进行交叉反应验证;其次,采用其他的病原微生物进行验证(见表1)。
④申请人应提交所有用于交叉反应验证的病原体来源、种属/型别和浓度确认等信息。有关交叉反应验证的信息应以列表的方式在产品说明书的【产品性能指标】项中有所体现。
表1 建议用于交叉反应性研究的微生物
微生物
| 类型
|
腺病毒
| 3型类型
|
腺病毒
| 7型类型
|
人冠状病毒类型
| |
巨细胞病毒类型
|
|
肠道病毒类型
|
|
人副流感病毒
| 1、2、3型类型
|
麻疹病毒类型
|
|
人偏肺病毒类型
|
|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类型
|
|
呼吸道合胞病毒
| B型类型
|
鼻病毒
| 1A型类型
|
百日咳杆菌类型
|
|
肺炎衣原体类型
|
|
棒状杆菌*类型
|
|
大肠杆菌*类型
|
|
流感嗜血杆菌类型
|
|
乳杆菌*类型
|
|
卡他莫拉菌*类型
|
|
无毒结核分枝杆菌类型
|
|
肺炎支原体类型
|
|
脑膜炎奈瑟菌类型
|
|
淋球菌*类型
|
|
铜绿假单胞菌*类型
|
|
金黄色葡萄球菌类型
|
|
表皮葡萄球菌*类型
|
|
肺炎链球菌类型
|
|
化脓链球菌类型
|
|
唾液链球菌
|
|
*项:选择性验证。
(2)干扰物质
①潜在的干扰物质主要包括:血液、鼻分泌物或粘液、用于缓解鼻塞和咽部充血、鼻腔干燥、刺激、哮喘和过敏症状的药物(见表2)。
②使用医学相关水平的干扰物浓度进行验证,建议在每种干扰物质的潜在最大浓度("最差条件")条件下进行评价。
③申请人应采用每种流感病毒亚型的至少两种病毒株对呼吸道样本中物质的潜在抑制影响进行评估,建议在每种流感病毒的检测临界值水平对每种干扰物质的干扰影响进行检测。
表2 建议用于干扰研究的物质
物质
| 活性成分举例
|
粘蛋白
| 纯化粘蛋白
|
人血液
| |
鼻腔喷雾剂或滴鼻剂
| 肾上腺素、羟甲唑啉、含防腐剂的氯化钠溶液
|
鼻腔糖皮质激素
| 倍氯米松、地塞米松、氟尼缩松、曲安西龙、布地奈德、莫美他松、氟替卡松
|
鼻用凝胶
| 硫磺
|
过敏性症状缓解药物
| 金英
|
润喉片、口服麻醉剂和镇痛剂
| 苯唑卡因、薄荷脑
|
抗病毒药物
| 扎那米韦
|
抗生素、鼻用软膏
| 莫匹罗星
|
全身抗菌药
| 妥布霉素
|
4.精密度
测量精密度的评价方法并无统一的标准可依,可根据不同产品特征或企业的研究习惯进行,前提是必须保证研究的科学合理性。具体实验方法可以参考相关的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文件或国内有关体外诊断产品性能评估的文件进行。企业应对每项精密度指标的评价标准做出合理要求,如标准差或变异系数的范围等,针对本类产品的精密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要求。
(1)对可能影响检测精密度的主要变量进行验证,除申报试剂本身外,还应对操作者、实验地点等要素进行相关的验证。
(2)合理的精密度评价周期,例如:为期至少20天的连续检测,每天至少由2人完成不少于2次的完整检测,从而对批内/批间、日内/日间以及不同操作者之间的精密度进行综合评价。如有条件,申请人应选择不同的实验室进行重复实验以对室间精密度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