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渔业标准化研究水平有所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及检测技术、质量可追溯技术、渔业国际标准及技术法规和养殖水产品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等基础研究,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5.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能力明显增强。渔业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转化步伐加快,采标率提高10个百分点。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渔业标准,力争主持制定国际标准。水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评议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三、重点任务
(一)建立健全现代渔业标准体系
1.进一步完善水产健康养殖标准体系。以大宗品种和优势出口品种为重点,制修订亲本、苗种质量标准、水产原良种繁育和水产养殖技术规程。制定水产原种场、良种场建设规范和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规范。研制水产养殖投入品标准,制修订渔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物制剂等质量标准和使用准则,研制新型渔业投入品安全评价标准。完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标准体系,重点抓好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监控、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无规定疫病水产养殖场建设等标准的制修订。
2.完善水产品加工流通及质量安全监管标准体系。以大宗、菜篮子和优势出口水产品为重点,制修订水产品质量等级、加工良好操作规范、包装标识、贮藏、运输、配送、销售等技术标准。研制水产品流通信息溯源标准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低值水产品及加工副产物开发利用标准。加快制修订农、兽药及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限量及检测方法标准、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快速检测方法标准。
3.健全渔业资源养护和生态环境修复标准体系。制定增殖放流品种苗种质量标准、增殖放流技术规范和增殖放流效果监测评估技术规范,研制与海洋牧场和人工鱼礁建设相配套的技术标准。制修订重要经济鱼类最小可捕标准、最小网目尺寸等标准,主要渔具及渔具材料产品标准以及检验方法标准,研制渔具渔法准入、渔业资源网格化管理配套标准。制定水生生物资源调查评估、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规范。研制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以及水生外来物种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等急需的技术标准。研制水域渔业水域污染与生态灾害防治、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态毒性毒理评价、工程建设水生生物资源与生态补偿、水域生态修复以及水产养殖环境等标准。
4.建立渔船渔港设施装备及信息化标准体系。围绕渔船、渔机等装备的升级换代,制修订渔船、渔机标准,养殖、加工机械产品及检测方法标准,工厂化养殖和池塘养殖设施标准,深水网箱系列标准。制定渔港建设规范和相关配套标准。制定全国海洋渔船动态管理硬件设施建设、渔船船位监测、自动识别、身份电子识别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急需的配套标准。根据渔情信息采集、数据和信息整合共享的需要,以及卫星遥感、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逐步推广应用,建立相关标准体系并制定标准。
5.建立休闲渔业标准体系。重点制定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观赏鱼产品质量、分级规则、术语和命名规则等国际贸易急需的标准。研制观赏鱼引进风险评估技术规范、观赏鱼出口养殖场建设技术要求、观赏鱼防疫检疫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