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气候变化地质响应研究
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地质环境敏感区的灾害与环境调查研究,获取全球气候变化的地质证据和原始数据。开展更新世晚期以来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周期性事件研究。开展13万年以来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研究,建立若干新的同位素代用指标,重建洞穴石笋、黄土堆积、大洋沉积、湖泊纹泥和冰芯等地质记录环境代用指标的二氧化碳浓度。以青藏高原及周缘、内陆干旱区、岩溶石山地区、沿海地区为重点,建立全球气候变化长期监测研究基地。
(三)地质碳汇和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攻关
加强岩溶、土壤和矿物等地质碳汇研究,建设岩溶碳汇监测网络,精确估算岩溶碳汇通量并构建石漠化治理岩溶增汇的试验示范。研究不同地质条件下土壤固碳机制,评价镁橄榄石、蛇纹石等基性、超基性岩矿物及尾矿矿物固碳潜力。
开展地质碳储方法、捕获和封存(CCS)工艺及监测技术攻关,探索人工固碳增汇技术和途径。以盆地(平原)为单元,以深部咸水含水层、含石油盆地、含天然气盆地和含煤层气盆地为重点,编制全国地质碳储潜力评价图。筛选战略远景区,实施地质碳储工程科技示范工程。
(四)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浅层地温能、中低温地热的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大力推广地源热泵技术和地热回灌技术。在琼北、滇西、藏南、东南沿海等重点地区,开展地下3000-5000米干热岩地质勘查的钻探、物探、测井等勘查技术攻关,开展干热岩热能开发利用的关键问题研究,推动全国地热资源的广泛利用,为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工程技术。
专栏8: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科技
(一)重点研究区
青藏高原及周缘地区:以湖泊和冰川沉积物等为主要对象,以全新世为重点,建立不同沉积记录的时间标尺和古环境演化时间序列。
云贵高原和我国东部季风边缘区:分别以高分辨率石笋和现代湖泊沉积物为主要对象,重建气候和环境变迁史。
沿海地区:以珊瑚、海洋沉积物等为重点,判别珊瑚礁和海洋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来源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重建海洋地质时期中的氧化还原事件和海洋的pH值和化学组份演化。开展海岸带地质环境与全球变化地质响应关系研究。
经济发达区:以二氧化碳集中排放较多的盆地平原区为重点,系统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条件调查评价、风险评估和经济效益分析,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关键技术研究,实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
(二)重点科技问题
土壤固碳潜力评价与技术:系统调查我国土壤碳库,评估我国土壤碳库的固碳潜力。研究土壤碳循环途径、稳定性影响因素,揭示土壤碳循环与源/汇转化过程及机理,发展土壤固碳的有效技术方法。建立全国土壤碳源汇变化的监控网络。
岩溶动力学与碳循环:研究浅部和深部岩溶动力系统岩溶作用与碳循环的关系。研究表层岩溶作用吸收大气CO2以及与生物圈之间的碳交换过程,研究岩溶地质作用的碳汇效应以及碳捕获和封存(CCS)效应,探索减缓和抑制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气候变化的地下水响应机制:建立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地下水循环演化模式和预测模型,揭示未来气候条件下我国北方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系统的响应机制与时空变化规律及其潜在的资源环境效应。
中国黄土与气候变化的地质环境效应:重点开展高分辨率黑垆土、钙结核、全氧化铁等地球化学指标等百年尺度环境记录研究,建立现代表层黄土堆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模式,预测变化趋势。
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推广地源热泵技术和地热回灌技术。开展干热岩热能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
(五)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土地利用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卫星和信息技术,研究主要地质灾害、气象水文灾害、环境灾害对土地退化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探讨应对自然灾害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模式和技术措施。研究生态脆弱区耕地开发中的区域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效应,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平原耕地减少与地表硬化对水文灾害和水环境的影响,中国耕地重心向“三北”位移对碳库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建立应对生态环境安全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耕地布局和利用模式调控技术体系。
五、加强基础研究
开展基础地学学科建设、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研究和土地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发展地球系统科学。
(一)基础地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稳定发展地层、古生物、构造、矿物、岩石学等传统基础地质学科。逐步恢复各时代、各门类古生物基础研究,建立化石鉴定体系,完善区域地层系统,解决地质调查中地层时代确定问题。培养一批岩石学人才,提高岩石、矿物鉴定技能。开展系列古生物化石图册、各类岩石学志、构造形迹、要素图册等基础地质读本和指南编撰。开展全球性的地层层型剖面、经典古生物化石群落、地层单位、超高压变质带、超强地震遗址、特殊地质景观和露头以及独特的青藏高原、黄土、岩溶等立典研究。开展全国与洲际性以及大区域地质系列图件编制。开展重要类型矿床、矿种立典研究,矿物系统研究与实验矿物研究,研究矿物物理、化学新性能,开拓开发矿物新材料。推动地球科学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加强地球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交叉,加强地球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发展系统地球科学等新兴学科。
(二)土地资源基础科学理论研究
加强土地自然属性与利用特征研究,建立土地分类指标体系。构建土地学科体系。加强耕地生产能力形成机理研究,研究中国耕地生产能力核算及人口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法。加强土地利用过程与格局控制的基础研究,开展土地利用空间系统与区域发展的互动机理研究。
(三)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攻关
瞄准我国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以解决中国及亚洲大陆重大地质关键科学问题的调查和综合研究为基础,开展大陆地壳和地幔结构、组成与动力学研究,发展大陆动力学。开展青藏高原基础地质、岩溶动力系统与碳循环、中国陆块聚散过程与成矿作用动力学演化、重要生物群演化、年代地层格架及重要地区地层对
专栏9: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攻关
青藏高原重大地质问题研究:开展南部大陆聚合与成矿作用研究,攻克制约青藏高原南部地区找矿重大问题和创新大陆聚合成矿理论。开展大陆动力学及资源环境效应研究,开展东特提斯形成演化、地体拼合和碰撞造山以及深部背景等的研究。
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揭示地下水复合漏斗形成演变机理,建立地下水系统危机临界识别指标体系和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提出地下水复合漏斗控制与修复理论方法。
中国陆块海相成钾规律及预测研究:揭示古钾盐沉积期后改造与再成矿等关键问题,探讨我国古代海相蒸发盆地的成钾规律,创立适合中国构造背景的“陆块成钾”理论框架。
中国及东亚大陆边缘深部过程与资源环境响应:研究中国大陆及中东亚大陆边缘地壳、岩石圈、软流圈的三维结构组成、深部构造与动力学过程,创新发展中国地球动力学理论。通过中俄哈蒙韩多边合作,开展我国青藏高原、华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大陆地壳结构研究。
中国年代地层格架的完善及重要地区地层对比研究:针对地质工作中需解决的地层问题,开展地层立典性和疑难地层问题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我国各断代年代地层系统。
重要生物群演化及环境变化研究:开展重要生物群落的起源、演化及其环境变化研究,为区域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重要的古生物证据。
早前寒武纪基础地质关键问题研究:探讨地球超级大陆形成与演化、早期极端环境下的资源富集规律,特别是在超大陆旋回和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形成背景、新元古代亚洲的雪球事件对比及环境的演变。
我国东部及华南构造格局、岩石圈减薄及资源环境效应:重点研究中国东部及华南大陆构造格局、块体拼合过程及成矿作用,晚中生代大型地壳伸展及盆岭构造及岩石圈减薄作用和资源环境的效应。
不同类型造山带与主要板块会聚带结构、演化及成矿背景:重点研究中央、中亚造山带俯冲增生与碰撞造山特征、过程,扬子板块周缘的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中国大陆及周边发育世界上典型的碰撞造山带特点,提出不同类型造山带的造山模式,构建完整的造山带理论。
|
比、早前寒武纪基础地质等重大基础研究。开展矿集区、整装勘查区、重大工程建设区、城市群、灾害易发区、区域含水单元、重点海岸带、海洋矿集区等重点地区三维地质填图技术研究。
六、积极探索前沿科技
推动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大陆深部科学观测、深海资源探测科技、极地与探月等研究,取得一批独创性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
(一)地壳深部探测与观测
加强地壳深部探测与观测研究,积极推动地壳探测工程的立项,探索地球深部,提升地球科学认知水平,引领地球科学发展,加快推进我国从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