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年九月三十日
2011-2015年全国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配置规划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PET-CT,含PET)是一种融机体功能代谢影像和解剖结构影像技术为一体的大型医用设备,在肿瘤、心脏和神经系统等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该设备应用技术要求严,购置价格贵,检查收费高。
为规范和加强PET-CT 管理,促进合理配置与安全有效使用,引导医疗机构有序装备,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卫生部、发展改革委和
财政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规定,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规划为先导,优化PET-CT区域布局,提高配置效率,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培养,保障应用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满足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的合理需求,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宜的医疗服务。
二、规划原则
(一)总量适宜,有序发展。从实际情况出发,配置数量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和承受能力相协调,充分考虑医学科技进步、学科发展等因素,严格控制总量,减少不合理需求,有序配置,稳步发展。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统筹协调,分类规划,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科学制定配置规划。充分考虑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发展需要,对符合配置标准和使用资质的不得限制配备。优先安排由政府投资购置、社会慈善事业捐赠的医疗机构,按照扣除设备折旧后的成本制定检查服务价格。重点支持区域医疗中心和配置空白地区。对分布集中、利用不足的地区,加强布局调整。
(三)严格准入,规范应用。严格医疗机构配置标准,加强准入管理,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提高业务水平,规范使用,保护患者合法权益。PET-CT检查阳性率不低于70%。
(四)阶梯配置,资源共享。PET-CT 按照功能分为临床研究型(指PET配装64排/层及以上CT)和临床应用型(指PET、PET 配装64排/层以下CT)2类。具体分型根据医学科技进步和临床诊疗工作需要,实行动态调整。引导医疗机构按照功能定位、技术水平、学科发展和群众医疗需求等因素合理配置适宜档次设备。支持建立区域性医学影像中心,促进PET-CT资源共享,加快探索建立实现资源有效整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规划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