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主要检测参数
A1.1 锅炉方面
汽包水位,汽包饱和蒸汽压力,汽包壁温,主蒸汽压力、温度、流量,再热蒸汽温度、压力,主给水压力、温度、流量、直流炉中间点蒸汽温度,直流炉汽水分离器水位、排烟温度、烟气氧量、炉膛压力、磨煤机出口混合的温度,煤粉仓煤粉温度,煤量,燃油炉进油压力、流量、燃气炉进气压力、流量,过热器管壁温度,再热器管壁温度。
A1.2 汽轮机、发电机方面
主蒸汽压力、温度流量,再热蒸汽温度、压力,各级抽汽压力,监视段蒸汽压力,轴封蒸汽压力,汽轮机转速,轴承温度,轴承回油温度,推力瓦温度,排污真空,排汽温度,调速油压力,供热流量,凝结水流量,凝结水电导率,轴承振动,发电机定子、转子冷却水流量、轴向位移、差胀、汽缸与法兰螺栓温度、发电机定子线圈及铁芯温度、发电机氢气压力。
A1.3 辅助系统方面
除氧器蒸汽压力,除氧器水箱水位,给水泵润滑油压力,高压给水泵轴承温度,热网送汽、水母管温度、流量、压力。
A2 主要自动控制系统
协调控制,汽包水位控制,再热器温度控制,主汽温度控制,主汽压力控制,送风控制,吸风控制,汽轮机转速、负荷控制,直流锅炉中间点温度控制,汽轮机轴封压力控制,汽轮机旁路控制,汽轮机凝汽器水位控制,高压加热器水位控制,除氧器压力及水位控制,一次风压控制,磨煤机负荷、温度控制。
A3 主要热工保护
A3.1 锅炉方面
总燃烧跳闸(MFT)保护,炉膛压力保护及炉膛火焰保护,饱和蒸汽压力保护,过热蒸汽压力保护,再热器压力保护,汽包水位保护,分离器水位保护,直流炉断水保护。
A3.2 汽轮机、发电机方面
汽轮机轴向位移保护,汽轮机超速保护,电超速保护,润滑油压保护,凝汽器真空保护,高压加热器水位保护,抽汽逆止门保护,汽轮机旁路保护,发电机断水保护,汽轮机轴系统振动保护,汽轮机防进水保护(重要保护需配UPS电源及具备事故追忆功能)。
附录B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三率”统计方法
B1 完好率
B1.1 自动装置完好率=(一、二类自动装置总数/全厂自动装置总数)×100%
B1.2 保护装置完好率=(一、二类保护装置总数/全厂自动装置总数)×100%
B2 合格率
B2.1 主要仪表抽检合格率=(主要仪表抽检校合格总数/全厂主要仪表抽检总数)×100%
B2.2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测点合格率=(抽检合格点总数/抽检点总数)×100%
B3 投入率
B3.1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投入率=(自动控制系统投入总数/全厂自动控制系统总数)×100%
B3.1.1 全厂热工自动控制系统总数按原设计的总数统计。其中协调系统按四套(手动、机跟炉、炉跟机、协调方式)统计,给水按三套统计。与锅炉有关的控制系统应乘1.2倍的加权系数,单回路调节器有一套算一套,不加权。
B3.1.2 热工自动控制系统投运标准为:调节品质满足考核标准(附录D)的要求且累计投运时间超过主设备运行时间的80%。
B3.2 保护装置投入率(保护装置投入总数/全厂保护装置总数)×100%
B3.2.1 总燃料跳闸保护(MFT)按设计跳闸条件数统计套数。
B3.3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测点投入率=(实际使用数据采集系统测点数/设计数据采集系统测点数)×100%
附录C
试生产期及大修后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考核指标
C1 机组在试生产期结束后(无试生产期的则在机组整套启动试运移交后),热控装置应满足以下质量标准。
C2 热控监督“三率”指标应达到如下要求。
--仪表准确率为100%。
--保护投入率为100%。
--自动调节系统应投入协调控制系统,投入率不低于95%。
--计算机测点投入率为99%,合格率为99%。
C3 有关热控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
数字采集系统(DAS)设计功能全部实现。
顺序控制系统(SCS)应全部投运且符合生产流程操作要求。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应全部投运且动作无误。
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DEH,MEH)应全部投运且动作无误。
旁路控制系统(By-Pass)全部投运且动作无误。
C4 自动调节系统调节品质满足下列规定。
C4.1 300MW以下机组热控装置质量标准应满足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运行规程(试行)(1986年)》质量要求。
C4.2 300MW及以上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应同时满足功能考核和调节品质考核要求。
C4.2.1 功能考核项目如下。
--协调控制系统各种运行方式的切投功能正常。
--机组负荷指令闭锁功能正常。
--机组自动减负荷功能正常。
--机组迫升、迫降功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