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区便民服务。合理布局社区服务网点,形成多元化的“便民服务商圈”。依托企业组织和社区服务平台发展社区商业中心,配套建设和升级改造家政服务点、便利店、菜店、早餐店、药店、美容美发店、洗染店、维修店、再生资源回收站等生活必备业态。在新兴城镇、大型居民区,规划建设集家政、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便民设施为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培育新型消费模式。促进网络购物、电话购物、手机购物、电视购物、自动售货机等无店铺销售形式规范发展。鼓励传统流通企业建立网上销售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营销网络。发展折扣店、奥特莱斯等业态,增加国内市场供应。引导商业网点普及刷卡设备,促进刷卡消费。支持零售企业与银行、保险、信用担保机构合作开发新型信用销售门类,促进信用消费发展。大力发展租赁消费,开发建设汽车租赁网系统,推进汽车租赁市场发展。
(五)大力促进实惠消费。
发展现代流通方式。鼓励连锁经营向多行业、多业态延伸,推进特许加盟等连锁方式发展,提高流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流通成本。支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以大型配送中心为主体,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强商贸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冷链、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交易和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多式联运,形成高效低耗的现代物流体系。
促进产销直接对接。加强商贸流通与相关产业对接合作,促进产业融合。继续推进“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餐对接”等模式,减少流通环节,促进订单农业发展,形成稳定的产销链条。依托大型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产区集配中心和销区配送中心建设,打造集收购、分拣、预冷、包装、信息、检测、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产销平台。大力推进“工商对接”,引导零售商和供货方建立战略联盟,促进中高档百货店扩大中国知名品牌销售,发展商业自有品牌,提高直供直销比重。
(六)大力促进热点消费。
培育商品消费热点。继续巩固汽车、家电、家居用品、消费电子等热点商品消费,支持向新能源、新材料、高科技方向发展。配合国家保障型住房建设,扩大环保建材、节能家电、节水洁具、清洁能源等资源节约和绿色环保型商品消费。科学引导金银珠宝、高档家具、收藏品等投资保值类商品消费。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发展地方名特优产品,特别是丝绸、陶瓷等具有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商品消费。
培育服务消费热点。规范促进餐饮住宿、家政服务、美容美发、文化健身、休闲娱乐等服务消费发展,提高行业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新型消费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汽车宿营地、游艇码头、加油、加气、充电站等设施。推动商业与文化、教育、体育、旅游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支持文化产业园、艺术街区、国际品牌街、酒吧餐饮街等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