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积极推进投入补偿机制改革,强化正向激励措施。投入补偿机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也是改善公立医院控费外部环境的必要手段。2010年,上海市在基建、大型设备、学科建设、对口支援等各方面加大了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力度,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郊区5家新建三级公立医院的基建、大型设备、开办费用等支出,由市、区两级财政全额保障。同时,市物价局、市卫生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和调整本市临床诊疗类医疗服务价格的通知》,调整了4183项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适当拉开二、三级手术收费标准。
(二)加强管理,狠抓内涵,落实公立医院控费第一责任。各级公立医院狠抓内涵建设,改善内部管理,推出多项具体举措。新华医院制定了合理用药的实施细则和考评办法、定期督查科室用药情况,对降低药占比起到了实效。市一医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使用部分贵重药物和高值耗材都设置了处方权限。市六院、九院等13家市级医院开展了日间手术,手术量达到医院总手术量的16%,患者医疗费用平均下降了15%-60%;有8家医院开展了日间化疗,患者入院等候时间平均缩短1至3天。14家市级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平均住院天数缩短10%-25%,大部分病种出院均次费用下降10%左右。13家市级医院牵头与5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14个慢性病综合防治项目,促进了基层慢性病防治水平的提高,有效减轻慢性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二、主要特点
第一,领导重视是基础。上海市政府领导多次召开专题控费会议,并成立多部门参加的联合控制医疗费用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统筹组织联合控制医疗费用工作,协同推进落实控费举措。第二,多措并举是关键。政府加大投入,完善补偿机制,卫生、医保、物价等部门出台的政策相辅相成,营造出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积极推进控费工作的政策环境。第三,加强考核是抓手。多个部门联合控费文件,从9个方面提出了22条具体控费举措,政府各相关部门、办医主体、上级主管部门和公立医院联合开展控费工作,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等办医主体把控费情况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对所属医疗机构的目标管理、年终考核和院长绩效考核中,认真督导,确保了控费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取得的成效
(一)医保费用控制受到医院高度重视,医务人员控费意识普遍增强。实行医保预付,形成了医院医保费用的约束激励复合机制,充分调动了医院自主管理医保费用的积极性。医院管理者更加关注医院运营和成本管理。由于医保费用控制与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奖惩直接挂钩,使控制医保费用与每个医务人员的利益直接相关,医务人员合理控制费用的意识明显增强,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用药、重复检验检查,促进了合理医疗、合理检查,减少了浪费。
(二)医保费用控制任务圆满完成,预付制试点成效初步显现。2010年,全市33家三级医院医疗总费用331.8亿元,同比增长15.13%,较上年下降7个百分点;药占比46.48%,同比下降2.28个百分点;门急诊和出院均次费用增长率分别较上年下降2.45个百分点和2.08个百分点。同时,医保总额双控工作取得了实效,三级医院医保总额完成率103.29%,仁济、同济、华山、长征和眼病防治中心等5家医院医保预算总额有结余;医保门急诊次均费用同比持平,医保药品总额完成率96.57%,圆满完成年度目标。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工作取得了成效,切实减轻了病人就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