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
本指南为组织建立和实施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增强品牌培育能力,持续改善品牌培育绩效提供指导,并为评价组织的品牌培育能力和绩效提供了框架。
本指南适用于不同性质、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工业企业。对其他类别组织的品牌培育活动也具有指导作用。
本指南不适用于认证或合同目的。
2 引用和参考文件
本指南参考了以下文件和标准:
《
关于加快我国工业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科[2011]347号)
ISO9004:2009 《组织持续成功管理-一种质量管理方法》
GB/T19001-2008(ISO 9001:2008,IDT)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T19000-2008(ISO 9000:2005,IDT)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ISO10668:2010 《品牌评价-货币化品牌评价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 品牌
为组织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无形资产。其载体是用以与其它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分的名称、名词、符号、设计等,或者它们的组合。在本质上代表组织对交付给顾客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承诺。
3.2 品牌培育
组织为提升品牌价值而开展的旨在提高履行承诺能力、增强竞争优势,并使这一承诺和竞争优势被其顾客获知和信任的全部活动。
3.3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在品牌培育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3.4 品牌战略
组织为增强品牌培育能力,改善品牌培育绩效而制定的总体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
注:品牌战略通常包括品牌培育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品牌化决策、品牌模式选择、品牌识别界定、品牌延伸规划、品牌管理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3.5 品牌培育方针
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关于品牌培育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
注: 通常品牌培育方针与组织的总方针相一致,并为制定品牌培育目标提供框架。
3.6 品牌培育目标
在品牌培育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注1:品牌目标依据组织的品牌培育方针制定。
注2:通常对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分别规定品牌培育目标。
4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组织应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和效率。以确保组织可以:
a) 更高效地利用资源;
b) 培养顾客的忠诚;
c) 提升品牌价值;
d) 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注: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文件可包括:
a) 形成文件的品牌培育方针和品牌培育目标;
b) 品牌培育手册;
c) 组织确定的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
组织应妥善管理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和记录。
4.2 管理职责
为建立并保持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和效率,最高管理者应当:
a) 进行品牌培育的长远规划;
b) 不断监视和定期分析与品牌培育相关的环境;
c) 平衡地满足相关方对品牌的需求和期望;
d) 持续保持相关方的参与,并让其了解组织的品牌培育活动和计划;
e) 创造适于品牌培育的工作环境;
f) 预测未来的品牌培育资源需求;
g) 识别品牌培育过程中的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
h) 建立品牌培育程序,确保其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响应;
i) 定期评价品牌培育过程,并持续改进和创新。
4.3 组织的环境
组织应监视不断变化的环境,识别、评价和管理与品牌培育相关的风险和机遇,及时做出变革和创新的决策,以保证品牌培育管理体系适应环境变化。
4.4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通过识别和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提升品牌培育能力和绩效。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是不同的、不断变化的,组织应通过多种方式,协调和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典型的相关方及其期望见表1。
表1:典型的相关方及其对品牌的需求和期望
相关方
| 需求和期望
|
顾客
| 产品质量、价格和交付表现;
通过品牌获得身份认同;
获得与品牌宣传相一致的产品和服务。
|
所有者/股东
| 持续高效的盈利能力。
|
员工
| 自我价值实现、个人能力提升。
|
供方和伙伴
| 业务连续性、品牌价值的共同提升。
|
社会
| 落实质量责任、维护质量信誉、保障经济发展。
|
5 品牌战略和方针
5.1 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建立品牌战略,包括短期和长期目标。
5.2 战略和方针的制定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品牌战略和方针与其总体战略相适应。应持续监视组织的环境,确定是否需要评审和更新其品牌战略和方针。应建立制定和评审组织战略和方针的程序。
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品牌战略和方针,组织应:
a) 持续监视和定期分析与品牌培育相关的组织环境;
b) 识别并确定相关方及其需求和期望;
c) 评价当前和未来的资源与能力需求;
d) 适时更新品牌战略和方针。
这些过程应得到必要的计划和资源支持。
5.3 战略和方针的部署
5.3.1 总则
为实施品牌战略和方针,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以下过程:
a) 把品牌战略和方针在组织各层次上转化为可度量的目标;
b) 设定每个目标完成的时间表并规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职责和权限;
c) 评价品牌战略风险并确定适当的应对措施;
d) 提供部署必要活动所需的资源;
e) 执行为达到目标所需的活动。
5.3.2 过程和实践
为了确保其过程和实践的有效性和效率,组织应执行以下活动:
a) 预测相关方对品牌的不同需求和期望所引起的潜在冲突;
b) 了解当前绩效,分析以往问题的根本原因,避免类似问题重复发生;
c) 评审品牌培育相关过程,并在必要时进行更新;
d) 提供所有必需的资源;
e) 监视、测量、分析、评审和报告。
5.3.3 部署
为了部署品牌战略和方针,组织应当识别品牌培育相关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a) 明确组织结构、体系和过程之间的关系;
b) 识别过程相互作用中存在的潜在问题;
c) 确定改进的优先次序;
d) 为在组织各个层级上建立、调整和展开目标提供框架。
5.4 战略和方针的沟通
组织应就品牌战略和方针进行沟通。沟通过程应当包括反馈机制和周期性的评审,并与组织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相结合。沟通包括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并根据对象不同调整沟通内容。
6 资源
6.1 总则
组织应识别品牌培育所需的内部和外部资源。资源管理政策和方法应与品牌战略相适应。
为确保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效率,组织应制定提供、分配、监视、评价、优化、维护和保护资源的程序。
组织应识别和评价与资源相关的风险,持续监视当前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寻找资源利用的改进机会,同时寻找新资源、新技术,并优化过程。
组织应定期评审资源的可用性和适用性,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这些评审的结果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6.2 财务资源
组织应确定与品牌培育相关的财务资源需求,并为组织当前和未来品牌培育准备所需的财务资源。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过程,以监视和控制财务资源的有效分配和使用。
6.3 人力资源
组织应创造并保持使员工充分参与品牌培育活动的内部环境,并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与品牌培育的相关性,以及如何为实现品牌培育目标做出贡献。
组织应确保与品牌培育有关的职责和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品牌培育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人员,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 确保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品牌培育的绩效和任何改进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