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艺要点:
(1)坯绸准备。将坯绸裁剪成长为15m至20m的段,在每段坯绸的两头缝制棉织品的穿棒套。
(2)薯莨液制备。将磨碎的薯莨放于竹箩内后,浸于水槽中并过滤所得的薯莨液。浸在第一个槽中得到的薯莨液称为“头过水”,将得到“头过水”的薯莨碎浸入第二个水槽中得到的薯莨液称“两过水”,以后依次得到的薯莨液称为“三过水”、“四过水”。
(3)浸莨水。将准备好的坯绸浸入“头过水”中,不断翻动,直至浸透。
(4)晒莨。取出浸莨水后的坯绸,自然沥水后,正面向上平摊于草地上,曝晒至干。
(5)洒莨水。用“两过水”洒在经过晒莨的坯绸上,并立即用葵叶扫把将坯绸表面上的“两过水”涂抹均匀、晒干,如此循环多次。
(6)一次封莨水。将坯绸放置到特制的封水槽中,将坯绸浸入“三过水”持续30分钟以上,并进行晒莨,如此循环多次。
(7)一次煮绸。将坯绸置于大铜锅中,用温度为45℃至50℃的“三过水”浸泡4至5 分钟,期间应不断翻动。浸泡后的坯绸应自然沥水、晒干。
(8)二次封莨水。用“四过水”对一次煮绸后的坯绸进行第二次封莨水,如此循环多次。
(9)二次煮绸。用“四过水”对二次封莨水后的坯绸进行第二次煮绸。
(10)三次封莨水(俗称“起货”)。用“四过水”对二次煮绸后的坯绸进行第三次封莨水,仅进行一次,待坯绸晒干后将其卷成筒状。
(11)过泥。坯绸在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进行过河泥处理。过河泥应在阴凉处,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将河泥均匀搅拌成糊状;
②将坯绸正面向上平摊于洁净的水泥地面,涂抹河泥,使其表面形成均匀的薄河泥层,以肉眼看不到露底为准;
③涂泥后,将坯绸按其中轴线轻轻对折,再平稳地将坯绸抬到沙地上平摊30至50分钟。
(12)清洗河泥。将过泥后的坯绸抬到晒地附近的河中洗涤,将河泥洗尽后,正面向上平摊在草地上晒干。
(13)四次封莨水(俗称“复乌”)。对坯绸进行第四次封莨水。在四次封莨水后,将坯绸平摊于草地上晒干。
(14)摊雾在太阳下山前后,将坯绸平摊在草地上,使坯绸吸收草上的水分而软化,共持续40分钟。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正面色泽乌黑发亮,反面色泽咖啡色或原底彩色,并具有莨斑和泥斑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