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着力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北京市强化高危行业安全监管,建设完成了危险化学品行政许可信息系统,把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部纳入涉危单位安全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企业的安全管理信息全覆盖和无缝连接。陕西省印发了《关于推进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全省积极推进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在2012年底前建立监测监控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2013年6月底前建立人员定位系统,切实提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保障能力。福建省石狮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市民如实举报生产安全事故或安全隐患的,最高将获得1000元奖励,举报线索经有关部门查实后,5个工作日内将兑现300-1000元的奖励,对贡献突出的举报人可酌情提高奖励额度。四川省眉山市将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管理与考核奖惩相结合,市政府储备400万的隐患整治专项资金,将隐患排查工作完成情况直接计入各单位的年终目标考核,对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云南省大理州创新监管机制,有效整合企业人才、技术资源和监管部门行政资源,在重点建设工程成立“安全生产指导委员会”,联合开展安全管理和日常监管,州委、州政府成立的“专员办重大建设项目督查组”,将安全管理列入对全州12个县市重大建设项目的督促检查项目。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情况看,今年二季度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展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展不平衡。
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尚未有效开展,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企业和单位数量少。从工矿企业看,全国只有91.3万家参加排查,远远少于实际企业户数,且每家企业平均只查出1.6项隐患;从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看,每家企业平均不到1项隐患。
(二)部分行业(领域)重大隐患整改率较低。
从统计数据分析,1-6月份,全国工矿、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重大隐患整改率为76.2%(其中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尾矿库、危险化学品企业、烟花爆竹企业、冶金有色企业、道路运输企业、公路养护施工企业、水上运输企业、民爆器材生产企业,学校、商场和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水库、电力企业等重大隐患整改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