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学科综合研究,认知强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环境与破裂过程。深入研究震源区的精细结构和深浅构造关系、震源区介质物性参数及其变化、断层带形变特征及地震成核过程、地震孕育发生的动力学过程、应力传递和地震触发、震源区物理场的演化等问题,研究地球内部介质结构不均匀性、物理化学性质和地震前兆变化特征及成因,推进地震成因机理研究。
(二)地震预测理论研究。
开展地震长中短临预测有机结合的预测理论研究。通过多维结构与深浅部构造关系的高精度探测,以及对断裂活动性质和古地震活动历史的详细研究,发展中长期预测理论。通过对现今构造变形和应力场时空演化特征的分析,发展有物理意义的中期预测理论。基于对地震危险区立体化、近震源、高分辨率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提取含有地震前兆异常的参量及其特征,结合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发展短临预测理论。
(三)地震预测方法研究。
广泛运用国际最新科技成果,不断探索有效的地震预测方法,逐步从经验预测走向物理预测方法。研究数字地震观测资料,分析处理干扰信息,提取准确的地震异常信息,优化完善提升地震预测方法。基于空间对地、卫星遥感、极低频电磁和深井钻孔应力应变等地震观测技术,发展地震预测新方法。
四、人才培养与促进计划
根据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求,完善教育及继续教育基地,大力培养高水平的管理及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素质的一线业务骨干,切实推进全员知识进步,提高防震减灾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一)领军人才培养。
立足地震科技前沿,围绕防震减灾重点领域和科技问题,培养和支持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组建一批高水平的地震科技创新团队,选送青年储备人才到国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深造,分层次和有计划地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
从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出发,进一步加大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实施“一把手”、司局级干部和优秀中青年处级干部培养计划,选派管理干部参加国内外培训,推动系统内各单位间的干部交流,推荐干部到地方政府挂职任职。
(二)全员业务素质提升。
从业务结构、水平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防震减灾事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开展管理人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培训,开展防震减灾一线业务人员强化培训,开展科技人员专项业务培训,开展市县等基层防震减灾机构的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三)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国家现有教育资源,与相关高校建立合作机制,逐步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建设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以国内相关科技研究机构为基础,依托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借助国家重大计划,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
五、国民防震减灾素质提升计划
汶川地震凸显了国民防震减灾素质在应对大震巨灾时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增强国民的防震减灾意识,使社会公众了解必要的地震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险技能。
(一)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行动。
利用信息服务平台和科普教育基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行动,大力推广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指导帮助全国中小学校,尤其是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中小学校,完善应急预案,设置专门课程,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面向各级领导干部和普通公务员,加强防震减灾科学知识、避险救助、法律法规和应急指挥等教育,在信息服务平台开展防震减灾在线教育,在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干部专题培训。
建立防震减灾行业开放日制度,定期组织社会公众参观各级防震减灾部门、研究所、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和地震台站等,学习防震减灾知识,了解和体验防震减灾工作。
(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精品创作。
利用书籍、画册、影视作品、专题演出和公益广告等形式,创作出科学准确、通俗易懂、喜闻乐见、适合不同场所及传播渠道的高质量防震减灾科普作品。编制适合不同人群的防震减灾指南,建立便捷的发行渠道,服务于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
(三)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基地建设。
以科技馆、博物馆、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地震台站、研究所和防震减灾部门等为依托,建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基地,普及地震知识,培训抢险救灾、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等技能。
第五章 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