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学技术研究。鼓励原始创新,组织对核心科技问题进行攻关。研发新型传感器,探索新观测理论,建立新观测模式,拓展地震观测技术,发展地震预警技术。扎实推进地震成因机理研究,探索有效的地震预测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地震成灾机理,研发隔震和减震等结构抗震装置,发展灾害预防关键技术。开展地震应急理论研究,发展应急救援关键技术。
(三)重视地震监测发展,强化基础创新作用。
优化地震台网布局和功能设计,科学评估台网效能,构建多学科、高精度、高分辨和实时动态的多维监测网络。围绕服务于震情灾情速报、地震预测、抗震设防、地震应急和地震科学研究等综合需求,重点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背景场探测、钻孔应变观测等工程,实现全国地球物理基本场观测常规化,完善各级台网中心。引进电磁试验卫星等新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获得大尺度空间物理场信息。开展海域地震监测,提高监控覆盖率。
强化地震监测系统的管理,建立运行维护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各级各类台网中心和台站运行管理模式,支持开展监测预测应用研究。清理评估现有观测方法和手段,遴选一批稳定、可靠和有效的观测设备,加快推进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建立地震台网技术维护基地、设备质保体系和设备更新机制。开展设备标准化及计量检定,建立设备入网核准制度,规范和监管设备研制生产。
汲取各相关领域的科技新成果,广泛利用国土资源、气象、水利和石油等部门的探测资料,扩大地震监测信息的渠道和范围。加强对水库、油田、核电站和矿山等专用地震台网的技术服务和管理,重视对社会观测点的引导,使其成为地震专业台网的有效补充。
(四)坚持预测多路探索,增强大震测报能力。
努力推进地震预测多路探索。坚持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思路与程序,加强震情短临跟踪与10年尺度地震中长期危险性及1至3年地震大形势预测研究的结合,不断提高地震预测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延续性,整体研判和把握震情趋势。
持续开展预测基础和应用研究,建立地震预测技术应用平台,完善观测数据自动处理和异常信息分析提取技术,探索基于地震孕育过程的物理预测新途径,研究基于地震动力学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指导地震短临预测实践。建立常态化的评估评价机制,分析预测方法和预测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汲取历次地震预报实践的经验教训,推动大震预测预报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提高大震的预测预报能力。
第四章 战略行动
“十二五”期间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要采取相应的战略行动,继续完善防震减灾技术系统,深入开展地震科学环境基础性观测与探察,着力研发防震减灾关键技术,科学探索地震预测理论方法,持续推进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国民防震减灾素质,带动各项规划任务的落实。
一、国家地震安全计划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确立实施的国家地震安全计划,简称震安计划,对于提升我国防震减灾能力,实现国家防震减灾2020年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地震背景场探测与构建。
完善与强震活动主体区域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相匹配的我国大陆监测台网布局,加强深井观测台网建设,开展我国海域地球物理观测网建设,加快火山、水库和矿山地震等观测系统建设,形成高精度和高时空分辨率的测震、强震动、地壳运动、重力、地磁、地电、地壳应变和地下流体等台网。实施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推进中国地震应力环境观测网络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等建设。
(二)完善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汇集基础数据,建立专业数据库,实现抗震设防管理、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和地震安全农居等服务功能,完善信息服务网络环境,建立包括数据获取及数据库、信息分析处理和信息服务等平台的震害防御服务系统。建设基于通信、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的灾情获取与报送系统,实现应急信息检索、遥感处理、灾情协同评估等服务功能,形成包括宏观灾情获取与报送、地震紧急响应和应急救援联动服务等平台的应急救援服务系统。实施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
(三)完善国家地震专业基础设施。
建设网络安全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新闻发布平台,迁建部分区域防震减灾中心,建设国家强震动台网数据管理系统、地震计量中心及技术系统、国家地震数据灾备中心,改扩建国家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国家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综合训练场、地震应急救援装备库、地震应急救援实验支撑基地,建设单兵地震现场应急工作装备系统,建设测震、重力、地磁和地壳运动等地震观测技术实验设施和设备性能检测系统。实施国家地震专业基础设施专项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