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地震局关于印发《中国地震局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施国家防震减灾规划的关键阶段。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指导中国地震局“十二五”期间的各项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的要求,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11至2015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十一五”期间,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十二五”期间,国家地震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地震安全需求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一章 现状分析

  一、需求分析
  我国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大震频发,地震灾害极为严重。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8523亿元。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造成2698人死亡、270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228.5亿元。“十一五”期间,地震共造成72019人死亡,18193人失踪,38912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886.2亿元。未来5年,我国地震活动继续呈现活跃态势,在中国大陆仍有可能发生7级以上强烈地震。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深入,服务为先和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逐步树立,建立惠及全民的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成为了政府的重要职能。强化地震自然灾害预防及相关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对的社会管理,努力维护社会安定;拓展地震灾害风险有效控制和国民减灾素质教育等公共服务,致力于增进人民福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更加追求安全、健康和幸福的生活,更为关注地震潜在危险,参与防震减灾活动的意愿日趋强烈。发展防震减灾事业,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重大基础设施日益增多,经济体之间联系广泛,产业链不断延伸,局域的地震灾害将有可能造成整个产业的瘫痪,国民经济的地震易损程度不断增加。发展防震减灾事业,减少地震灾害损失,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人类认知地球、改善生存环境和开发自然资源,依赖地球科学的进步。防震减灾行业的科技人才、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是国家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防震减灾事业,完善地震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地震科技进步,是地球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主要进展
  “十一五”期间,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和地震科技体系,经受了汶川和玉树等地震的考验,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地震监测能力大幅提升。
  通过实施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和台网优化改造等项目,基本建成了测震、强震动、地壳运动、重力和地磁等观测台网,全面实现了网络化的技术跨越。测震台网密度明显提高,陆域测震能力除西藏和青海外基本达到3.0级,部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人口密集的主要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达到2.0级,首都圈等人口密集地区可达到1.5级,地震速报时间缩短到10分钟;重力、地磁、形变、地电和地下流体等观测台网的密度也明显提高,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台站平均间距约200公里;强震动台站在部分重点地区的平均间距小于40公里。在历次地震中地震监测工作发挥了重要基础作用,为抗震救灾指挥决策提供了关键信息,同时为地震预测探索、地震灾害预防、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观测数据。

  (二)地震预测探索科学推进。
  积极开展地震预测探索,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地震预报实践模式,发挥了一定的减灾效益。建立了包括年度、年中、月、周、紧急和临时会商的工作机制,为地震预测研究积累了有科学价值的资料。基于对地震孕育过程及其物理机制的研究,对地震物理预测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一些有一定成效的地震预测方法。地震中长期预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对2007年云南宁洱6.4级等特定类型的地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短临预报。进一步理顺了地震预报管理机制,更加注重孕震机理的研究,更加强化短临跟踪的措施,更加重视地震预报的社会问题。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