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时期劳动科学研究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大力加强劳动领域科研工作;面向劳动工作决策与管理的现实问题和长远需要,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兼顾基础理论和发展预测研究。应用现代化的科研手段和方法,使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科研人员与决策者和管理者相结合,促进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发挥科学研究对劳动工作的先导作用,促进劳动事业的健康发展。
要深化劳动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对劳动科研机构的综合管理,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大批跨世纪的优秀劳动科技人才。
贯彻《劳动科学与安全科学技术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强劳动科技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工作,抓住劳动工作中亟待研究解决的重点和难题,安排一批综合性、关键性的重大科研项目;在选择项目单位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科研项目成果的质量;加强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引进、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劳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加快我国劳动领域科技进步的步伐。
“九五”期间,要紧密围绕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这一中心任务,重点研究以下领域;劳动力市场主体培育,劳动领域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宏观监测系统,劳动力市场子系统综合配套,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与就业,以及劳动关系、工资分配、社会保险、职业技能开发等方面的专项课题。同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对劳动安全卫生关键问题的研究和关键技术的开发。
深化劳动统计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科学、规范和现代化的劳动统计制度和统计调查系统,进一步完善劳动统计指标体系,改进统计调查方法,理顺劳动统计管理体制,形成能够全面发挥劳动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和决策支持职能的较完备的劳动统计体系。力争在“九五 ”期间经过试点,建立以全面调查为基础,以抽样调查为主体,定期报表、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中国劳动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九五”时期劳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加快开发决策支持系统,发展预测预警系统,使劳动领域的宏观决策工作逐步建立在以数据分析为主的基础上;在劳动管理信息系统部分试点省市建立样本信息系统;完成主要的基本结构开发任务。加强政务信息的开发工作,建立起上下通畅、左右相连、反应及时、传递迅捷的政务信息网络。要定期发布劳动事业发展信息和预测报告,为政府部门、企业及劳动者提供决策参考和信息服务。
“九五”期间,劳动领域计算机系统建设要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采用大型数据库存系统,大幅度增加适用数据的储存量,提高数据更新的频度。利用公共数据通讯网建设劳动部计算机网络系统。到“九五”期末,争取全部省级劳动部门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部分单位实现与劳动部的网际互联。
“九五”期间在国际合作和交流中要抓好已经启动和正在实施的国际技术合作项目,并积极稳妥地开拓新的项目。重点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社会保险、工资分配、劳动关系、劳动安全卫生、职业技能开发和劳动立法的国际比较研究和多双边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劳工组织和其它国际组织的各项活动,充分利用其信息多、涉及面宽的优势,宣传自己、扩大影响、广交朋友、多做工作。
要加强多边技术合作的长远规划和多边合作项目的开发。技术合作的重点放在与国际劳工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亚太经济社会的合作方面。
要进一步发展双边合作,不断增补双边关系中的空白,积极稳妥地全方位开拓新的双边合作渠道,增加合作伙伴。
要继续做好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港澳与内地在劳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处理好1997年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的各项劳动事务,继续加强海峡两岸在劳动领域的沟通与了解。
(十)劳动干部队伍建设
“九五”时期劳动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使劳动系统全体干部全面、正确地理解和领会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质并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在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全面加强;劳动干部勤政、廉政,依法行政和执法水平有较大提高,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建设一支政治思想过硬、素质较高、廉洁高效的劳动干部队伍。
要坚持不懈地推动全体劳动干部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干部的理论素质和政治修养。
在劳动干部中开展“学习、团结、勤政、廉政”的思想作风教育,提倡务实、深入、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坚持不懈地反腐倡廉。要经常对劳动系统干部进行党风党纪教育,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干部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制订目标计划,加强劳动干部专业知识的培训。
充实劳动干部队伍,改善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
为保证完成本规划规定的各项劳动事业发展的任务,各级劳动部门应争取将劳动事业发展的主要规划目标、任务,列入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劳动工作所需各项经费,争取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增长每年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