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中央、省、市、县四级劳动监察机构,建立一支政治和业务素质好,工作效率高的专职劳动监察队伍。进一步完善劳动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管理和执法程序等项制度。积极开展日常巡视监察,举报专查和组织区域性或专项劳动执法大检查等多种形式的监察活动,使劳动监察逐步覆盖所有适用《
劳动法》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正常的劳动年审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备案审查制度,依法加强对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用人机制的监控,督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自觉遵守劳动法律,预防和减少劳动纠纷和突发事件,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
结合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由政府统筹规划、综合部门调度协调、主管部门和企业参加落实的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制度,实现多渠道合理分流富余人员,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强劳动管理,建立健全劳动定员定额等各项基础管理规章制度,逐步将企业富余人员分流与企业经济性裁员工作接轨,建立企业合理用人的新机制。
(三)工资分配
“九五”时期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和工资增长的主要目标是: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督调控的工资分配体制;职工工资随经济效益增长逐步提高,抑制和缓解社会分配不公;5年中,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平均每年递增4.5%左右。
完善对企业工资分级、分类调控管理的体制。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由中央统一制定;各地区、部门负责本地区、部门的工资管理,出台重大工资政策须报中央批准。对非国有企业,以间接调控和事后调控为主;对关系国计民生,垄断性强,需要国家统一管理的少数国有企业,仍进行直接的工资管理;对参与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多数国有企业,逐步转向以间接的、事后的调控为主。
健全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对企业工资分配实行事前、事后双重调控。事前调控措施包括:弹性工资计划、《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制度、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工资指导线、工资控制线、工效挂钩办法◇双重调控。事前调控
措施包括:弹性工资计划、《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制度、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工资指导线、工资控制线、工效挂钩办法、企业人工成本监控、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工资立法;事后调控措施主要有:企业工资监督检查制度、税收征管办法、个人收入申报制度、银行个人储蓄存款实名制等。
完善各项调控措施。改进完善弹性计划办法,把调控范围扩大到城镇全部企业的工资总量;通过落实《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制度,做好弹性计划与企业各种微观工资决定方式的衔接,保证地区、行业工资总量增长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在经济发展程度高、市场体系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发育比较成熟的地区,试行通过建立企业工资指导线,引导、调节企业工资水平合理增长;同时以最低工资制度保障职工最低工资收入,以个人所得税调节过高收入,逐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对行业、企业人工成本情况的调查和监控,发布有关信息,指导企业合理控制人工成本水平、调整人工成本结构。对所有地区都要建立相关的监测、信息反馈和评价考核指标监督检查体系;要注重调节地区、行业工资收入差距。限制某些垄断性行业工资的过快增长,缓解社会分配不公。
改革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在非国有企业普遍推行集体协商决定工资的制度;在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积极推行集体协商确定工资的办法;在其他国有企业实行工资与经济效益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挂钩办法。
试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要使经营者收入同职工工资收入相分离,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责任、风险和资产保值增值相联系,建立企业工资收入的自我约束机制。
继续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分配制度,包括建立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和劳动贡献为依据的企业工资制度,以法律、法规为准则的企业工资支付制度,以定员定额、岗位测评和考试考核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内部分配基本管理制度,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合理拉开工资差距。逐步发挥市场均衡工资率对企业内部工资的调节作用,合理确定企业内部工资标准;调整职工工资收入构成,实现职工收入的工资化、货币化。
加强对企业工资外收入的综合治理。制止利用建立“小金库”、“帐外收入”等手段发放工资外收入。要把收入管理与财务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对国有财产的监督管理,健全企业财务制度,对违反财经法规发放工资外收入的,要严肃处理。
建立以企业劳资、会计机构或劳资、会计人员内部监督为基础,企业自查、主管部门复查和劳动、财政、审计部门抽查相结合的对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的监督检查制度,重点检查企业工资总额来源、使用情况以及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确保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维护劳动者和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收入管理。劳动、计划、财政、审计、银行、税务、统计等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全社会个人收入。要建立个人收入银行帐户,实行银行个人收入帐户实名制和个人应税收入申报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缩小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