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航天产业。加强科技攻关,突破关键技术,强化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建设国家民用航空产业基地,提高航天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充分发挥飞机及发动机、航空航天高性能材料研发生产的优势,依托成都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在重庆、成都、绵阳重点发展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民用飞机、直升机、飞机发动机、航空产品大部件、机载航电和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地面服务设备、专用材料等。提升运载火箭配套生产能力,提高卫星导航、遥感、通信应用技术水平,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冶金和材料产业。按照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组、节能减排的原则,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运输便捷的优势,根据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在长江沿线重点发展铝材、铜材、玻纤制品、镁合金、新型环保建材、硅材料、超导材料。依托现有基础,在成绵乐沿线重点发展以精细化工为主的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以及大口径无缝钢管、新型铝材。发挥资源优势,在大足重点发展五金材料,在达州重点发展精品钢、含钒优质抗震钢材,在广安重点发展铜、钴等再生有色金属及其材料。
化学工业。依托丰富的天然气和磷、盐卤资源,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突破关键技术,提升发展水平,重点发展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一体化、乙烯及下游产品、芳烃及下游产品、天然气精细化工、盐化工、磷化工等,建设国家重要的化工基地。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化工产业向沿江和资源富集地区聚集,沿长江建设万州、涪陵、长寿、泸州、宜宾化工基地,在资源富集的万盛、永川、潼南、开县、忠县、丰都、垫江、成都、眉山、乐山、自贡、南充、达州、广安发展特色化工。
轻纺工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提升轻纺工业层次,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点发展服装制鞋、五金灯饰、水暖卫浴、丝绸棉麻、包装印刷、家具家电、塑料制品、玩具制造,打造知名品牌。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做优做强食品工业,重点发展名优白酒和茶叶、橙汁等特色饮品、乳制品、肉制品、榨菜泡菜、林竹产品加工,加强原产地标记产品保护,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保障食品安全。
医药产业。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加快医药产业发展,建立以生物制药为重点、化学原料制药为基础、道地药材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加强重大发酵药品、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生物加工药物关键技术的研发,促进产业化,在重庆、成都、自贡建设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加强化学原料药研发和生产,调整药品产业结构,促进规模经营,建立药品交易市场。加快道地中药材发展,加强提取、分离、纯化等技术攻关,促进规模化、品牌化,建成国家重要的特色中药研发生产基地。
专栏2:工业主导产业重大项目
装备制造业。大型风电机组,轨道车辆配套设备,核级泵自主化,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核电机组核心部件研制,数控机床升级。
汽车摩托车制造业。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长安福特新工厂,高档车用轮胎,ZF变速箱等汽车零部件,一汽大众成都轿车。
电子信息产业。惠普、宏碁笔记本电脑,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中电科6英寸芯片,四联蓝宝石基片及封装,方正高密多层线路板,惠普软件测试服务中心,藏区牧民定居点移动通信覆盖工程,富士康(成都)产业基地,成都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及绵阳等离子显示器(PDP)等新型显示器。
民用航空航天产业。直升机,飞机及部件生产,航空发动机研制,运载火箭部段生产。
冶金和材料产业。重钢环保搬迁,西南铝冷轧生产线,永川30万吨再生铝,万盛镁合金加工,内江钒资源综合利用,乐山35万吨高精铝板带箔项目。
化学工业。重庆年产40万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项目,涪陵聚酯,论证布局重庆大型炼化项目。成都千万吨级炼油和百万吨级乙烯、芳烃及石化下游产业,泸州煤气化基地,南充天然气综合利用。
医药产业。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公共实验中心,生物产业中心中试生产基地,中药、化学药及生物医药GLP检测中心,胃病疫苗和乙肝疫苗研制,胶囊内镜、血液净化、海扶超声等医疗设备研发和生产基地,葵花制药基地,太极中药产业化基地,化学药产业化基地。
第三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物流业。依托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网络,建立以重庆、成都为枢纽,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物流园区为载体,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强物流园区建设,重点建设重庆、成都物流中心,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要货物集散地,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物流园区。加快物流企业重组兼并,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建立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系统,推广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标准。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金融业。提升重庆、成都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构建辐射西南地区金融服务网络,形成统筹城乡的金融产业体系。支持设立区域性地方银行,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上市。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区域内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稳妥开展离岸金融结算业务。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支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稳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扶持发展创业投资企业,支持开展股权投资企业备案制度试点。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探索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有效途径。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科技服务业。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的优势,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强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与专利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检验检测、认证和标准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电子信息、软件、机电仪表、新能源、装备制造、化工、生物医药、新型医疗器械和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建设。大力引进和集聚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的研发合作。支持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开发,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重庆、成都、绵阳等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基地建设。以三网融合、宽带接入和移动互联网发展为契机,推动网络增值服务与数字内容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数字娱乐、数字出版、智能家庭、移动多媒体等新兴信息服务业态。扶持和培育工业设计、节能环保、信息咨询、成果转化等技术创新型服务企业。加强科普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支持军民技术融合创新,引导军工企业研发和生产民用产品,鼓励符合条件的国有和民营企业研发生产军品。依托产业园区和重点项目,集聚海内外高端人才。
商贸会展业。充分发挥商业发达、会展品牌优势,提升商贸会展业的发展水平,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商贸会展中心。大力发展商贸业,合理调整城乡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巩固和提升重庆、成都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地位。积极发展商务服务业,提供完善的资产管理、会计审计、中介代理、咨询和法律等服务,改善营商环境,降低商务成本。加快发展会展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会展资源,依托“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重庆投资洽谈暨全球采购会”等品牌,打造会展品牌,提升国际会展功能。
旅游业。充分发挥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实施旅游精品发展战略,突出巴蜀文化、都市风貌、山水景观、红色旅游特色,强化资源整合和深度开发,建设国际知名、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利用大足石刻、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大佛-峨眉山、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构建国际精品度假旅游区。积极开发以重庆-长寿-涪陵-丰都-忠县-石柱-万州-云阳-宜昌为主的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以重庆-江津-铜梁-潼南-广安-南充(仪陇)-达州-开县为主的红色精品旅游带,以重庆-合川-潼南-遂宁-南充(阆中)为主的人文遗迹旅游带,以绵阳-德阳-成都-眉山-雅安-乐山-宜宾-泸州为主的历史文化和地震遗址旅游带,以成都-资阳-内江-自贡-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