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农民新村,因地制宜引导村民相对集中居住。继续实施“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公路建设,启动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工程。加强农村乡镇客运站、农村公路渡口码头改造和渡改桥等专项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村村通电话、电视和宽带。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人畜饮水安全。加强农田水利、户用沼气、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实施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探索乡村学校教师县管校用机制。重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加强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设,提高乡村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加大乡村卫生人员培训力度,改善乡镇医务人员待遇。加强农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增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加快建立洪涝干旱、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预警和救灾系统,提高农村抗御自然灾害和农民避灾自救能力。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担机制,支持保险机构发展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保险业务。加强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房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农民防灾减灾意识。
第三节 加快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规划。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建立健全城乡规划体系。开展乡村基础测绘。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规划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建立城乡规划协调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管体制,促进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统筹城乡建设和管理。推动城镇交通、供水、电力、电信、环保等公共设施网络向乡村延伸,规划建设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建设覆盖城乡、方便快捷的公交客运网络,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和线路公交化,逐步实现城乡公交体系有效衔接。加强农村基础性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推动普遍服务,提高服务“三农”水平。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促进城乡居民在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推进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加快实施重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抓紧制定和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土地管理、金融创新、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等重点专项方案,分步实施。总结重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经验并逐步推广。
第五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
第一节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种植业。充分利用优良的农耕条件,大力发展粮油蔬菜等种植业,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粮油生产,稳定种植面积,加大标准农田、种子和植保工程实施力度,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施农机化推进工程。在川西平原和沿长江、成南(遂)渝、成内渝、渝广达发展带建设优质稻、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油菜、花生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建设万州、涪陵、巴南、江津、合川、潼南、铜梁、石柱、成都、德阳、眉山、资阳、自贡、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到2015年,粮食年产量达到并稳定在850亿斤左右。
畜牧业。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重点发展生猪生产,在江津、合川、梁平、开县、云阳、成都、眉山、资阳、遂宁、南充、达州、广安建立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在万州、涪陵、渝北、巴南、荣昌、绵阳、资阳、遂宁、乐山、内江建立优质生猪良种繁育供应基地。大力发展牛、羊、兔等养殖,建设万州、大足、丰都、云阳、石柱、眉山、资阳、自贡、南充、达州优质肉(奶)牛、肉羊生产基地。在荣昌、内江、遂宁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积极发展家禽养殖,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支持国有农场发展生猪、奶牛生产。加大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
水产业。依托江河、池塘等水域,大力发展高产、优质、生态水产养殖业。加大长江、嘉陵江、岷江、乌江、沱江等江河及大型水面的人工增殖放流力度,在江河、水库、湖泊发展生态渔业,建设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和成都、宜宾、广安等生态渔业基地。积极推进规模化养殖,在中小型水库发展生态养鱼,建设涪陵、江津、合川、永川、綦江、潼南、铜梁、大足、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池塘优质高产养鱼示范基地。鼓励发展稻田生态养鱼,建设相对集中成片的稻田生态养鱼示范区。支持发展观赏鱼、特种鱼养殖,建设长寿、合川、铜梁、成都、德阳、绵阳、眉山、雅安、自贡特种鱼养殖基地。完善水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渝北、成都等大型水产交易市场。
林果花卉业。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干鲜果品、茶叶、花卉苗木、木竹工业原料林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果品生产,建设万州、长寿、江津、忠县、成都、眉山、资阳、南充、广安优质柑橘基地,加强三峡库区柑橘非疫区建设。扩大水蜜桃、猕猴桃、柠檬、葡萄、枇杷、荔枝、龙眼等特色水果生产规模。支持茶叶产业发展,建设优质茶叶基地。鼓励发展花卉苗木生产,培育形成产业基地。积极发展黄连、川芎、天麻、金银花、丹参、麦冬、白芷等中药材种植,支持发展笋竹、苎麻、蚕桑、花椒、核桃、油橄榄等经济林果生产。
第二节 做强工业主导产业
装备制造业。按照加强研发、分工协作、促进集聚、提升水平的原则,加强重大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加工和集成水平,提高自主创新和产业配套能力,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积极推进布局调整,形成以重庆和成都为中心,沿长江、成绵乐、成南(遂)渝、成内渝线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充分发挥重庆、成都产业集聚作用,重点建设新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车辆配套设备、工程机械等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基础好的产业。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和大件运输通道作用,在长江和成绵乐沿线集中布局重型机械、仪器仪表、航空航天、船舶配套设备、大中型发电及输变电设备、环保成套设备等产业。依托高速公路和铁路,在成内渝、成南(遂)渝沿线重点发展成套电气、数控机床、小型农机等机械制造产业。
汽车摩托车制造业。立足现有基础,提升自主品牌,加强协作配套,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全国重要的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形成以重庆、成都为主体,周边地区协作配套的发展格局。重庆重点发展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和摩托车,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提升和完善产业链,形成比较完备的整车、发动机和零部件研发生产体系,建成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在万州、江津、忠县重点发展专用车,在成都重点发展乘用车、商用车研发和生产,资阳主要发展载重货车,眉山、内江、南充、广安、达州主要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
电子信息产业。立足优势,加强研发,整合资源,强化协作,完善创新和服务平台,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促进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发展,建设国家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培育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信息安全、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庆两江新区和西永微电子产业园、西永综合保税区、国家经济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茶园工业园、万州工业园为主体,重点发展计算机制造、集成电路、信息家电、通信设备、医疗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化仪器仪表、新型元器件,建设国家重要的笔记本电脑、打印机、通信产品生产基地。依托成都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成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绵阳国家科技城、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遂宁经济开发区、自贡和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发展软件、集成电路、网络通信、数字视听、平板显示、智能化仪器仪表和数字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