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有关问题的通知(一)


  (三)规划布局
  规划对全流域上中下游实施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分区布局,以期提高全流域治理效果。即在长江中上游地区重点进行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库护岸林、道路防护林等建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进行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道路(河岸)防护林及村镇景观林建设。对主要支流流域则按上游水源涵养林、中游水土保持林、下游农田林网的基本原则进行规划布局。对城镇绿屏建设、珍贵树种培育、大径级用材林、生物质能源林,根据各地区位特点和立地条件,穿插其间,分布于全流域。通过采取合理造林方式和经营措施,科学调整森林生态防护功能、生态景观功能、碳汇功能和生物质能源功能。

五、规划建设内容和建设重点

  (一)建设内容
  1.营造林
  营造林是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的主要内容,应坚持营造防护林为主体,并适当兼顾用材林、经济林、特用林、薪炭林等林种,采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方式,大力增加工程区森林资源总量。各造林方式确定、树种选择要执行《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 15163-2004)》、《长江、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技术规程》(LY/T 1760-2008)。
  已经列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建设范围的县(市、区、省属国营林场),应实事求是统筹安排营造林任务,地块上不允许重复,两个工程安排的任务量之和不能大于本地可造林地的面积。
  2.低效林改造
  低效林改造是提高防护林质量的重要措施,根据长江流域现在森林质量状况,按照《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 1690-2007)有关技术规定,对低效防护林、低质低产林等进行改造,采取结构调整、树种更替、补植补播、封山育林、林分抚育、嫁接复壮等改造措施。
  3.监测体系建设
  在现有工程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依据《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的要求,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地点,采用“3S”技术及设置样地等方法,规划建设完善的工程监测网络体系,对工程建设效益进行定点长期观测。主要包括工程营造林管理系统、工程效益综合评价系统、森林资源监管系统等。
  4.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结合工程建设,选取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成熟的科技成果和建设模式,形成完善的工程科技支撑体系。
  (二)建设重点
  1.重点建设区域
  在工程总体分区布局的框架下,针对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突出的地区,进行重点建设。本次规划将长江流域的防护林体系分为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农田、湖(库)堤岸防护区三类重点建设区,各区建设方位见表3:
  表3 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重点建设分区

重点建设区

编号

建设区位置

水源涵养区

1

横断山高山峡谷

2

嘉陵江及汉水河源区

3

丹江口水库及汉水中上游

4

湘西山地

5

湘江赣江源头

6

钱塘江中上游

7

淮河源头

8

南岭山地

水土保持区

9

四川盆地

10

金沙江干热河谷

11

乌江流域岩溶山地

12

沂蒙山山地丘陵

13

大别山山地丘陵

14

皖南浙西山地丘陵

15

湘赣浙山地丘陵

16

幕阜九岭山地

农田、湖(库)堤岸防护区

17

三峡库区

18

淮北黄泛区

19

洞庭湖鄱阳湖及长江中下游滨湖平原



  2.重点建设项目
  各省在全面分析工程区内生态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按照以下原则,提出省级层面的重点建设项目,明确主攻方向和建设目标,落实建设内容和任务。
  重点项目确定的原则:
  (1)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全面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建设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建设紧迫性,强化一定区域的建设力度,以求快速见效,满足区域生态需求。
  (2)主攻方向明确的原则。重点建设项目是具有共同建设目标的工程县(市、区、林场)的集合,建设任务相同或相似,主攻方向明确一致,达到特定的生态功能。
  (3)具有辐射带动性的原则。重点建设项目应满足工程区整体性、全局性的生态建设需求,合理布局,优化建设内容和技术措施,带动工程建设发展。
  (4)规模适度、集中连片的原则。重点建设项目应具备一定的规模,应满足区域特定建设目标,以完整的工程县(区、市)为基本单位,适度集中连片,便于管理和整体推进。各省纳入重点建设项目的县(市、区)个数应控制在总数的50%以内。

六、规划技术要求

  (一)数据要求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2010年底统计数据,土地利用、水土流失采用有关部门公布最新数据,森林资源采用最新二类调查数据。
  (二)前期工程成效评价
  省级层面规划和国家层面规划要对前期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工程建设成效进行全面分析评价,重点分析工程建设进展、成效、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规划深度
  1.规划任务分解到前五年和后五年两个时期,其中前五年任务分解到年度。
  2.省级规划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县。营造林要落实到林种和造林方式。其中防护林要落实到二级林种,即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其他防护林;各林种造林任务要落实到造林方式,即落实到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
  3.规划目标应量化。
  主要量化目标包括:工程区新增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农田防护林网化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总量、混交林面积占森林面积比例、低效林改造面积、单位面积蓄积量、森林植被固碳量等。
  4.县级规划以表格形式为主,落实到乡镇。
  (四)投资标准
  省级规划按各项建设内容,把实际需求与国家林业局发布的《防护林造林投资估算指标(试行)》相结合,合理确定投资标准,明确投资测算细则,测算实际投资。国家级规划根据各省上报投资情况,统筹研究确定单位投资指标,进行三期规划投资估算。
  县级层面规划不做投资测算。
  (五)效益评价
  1.工程建设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估算效益值需以物理量和货币量两种形式表述,货币量按现行价格及有关部门标准计算。

七、规划成果要求

  省级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件、规划附表及附件。县级规划成果为县级规划表(见附表3)。
  (一)规划文本要求
  按照《长江流域防护林建设三期工程省级规划编写大纲》(见附件1)编写,采用word文件格式。
  (二)附表要求
  1.规划表格采用excel文件格式。
  2.规划所涉及表格以下发的表格为标准,不得改动表头。
  3.在规划表中,涉及到面积的数据均取整数。
  (三)图件编绘要求
  1.基础地理信息内容
  等高线(含高程)、行政区划界线(市、县、乡界)、主要河流与水域,主要公路与铁路、主要城镇(注明名称)。
  2.图件组成与图面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类型分林地和非林地,林地标注到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辅助生产用地;非林地标注到耕地、牧草地、水域、其他用地等二级地类;
  --森林资源分布图;
  --工程区范围及分区布局图:以行政区划图为底图,以工程县(市、区、国营林场)为基本单位,按流域进行区划布局。
  --重点建设项目布局图:以行政区划图为底图,以工程县(市、区、林场)为基本单位,区划出重点项目建设范围。
  3.数据格式
  省级规划上报图件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制作,并以光盘形式提供矢量空间数据库。数据库的格式为arcGIS或mapGIS可读取格式(如shape或coverage格式)。

  附1: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省级规划编写提纲

  前言

  论述规划编制的背景、编制工作开展情况及有关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
  第一章 工程区基本情况
  一、工程区范围
  二、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野生动植物等相关内容。
  三、社会经济概况
  论述工程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城乡人口数量、密度、分布及就业状况;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贫困县及贫困人口情况;工农业生产、水利建设、交通运输等发展现状以及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等。
  四、土地利用现状
  重点论述农牧业用地、林业用地、宜林地资源现状及林业生态建设用地潜力。
  五、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状况
  评价工程区生态环境状况及特点,并分析干旱、洪涝、水土流失、石漠化、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范围、发生频率及造成损失。
  六、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概况
  (一)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二)林业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第二章 三期工程建设重要性、紧迫性
  一、二期工程实施情况分析
  (一)二期工程完成情况
  分任务完成情况和投资完成、林木保存和生长情况进行分析。
  (二)二期工程建设主要成绩和效益。
  (三)二期工程建设主要经验和问题。
  二、三期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重点论述本省(区、市)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治自然灾害,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三期工程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重点分析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第三章 总体规划思路
  一、规划依据
  二、指导思想及原则
  三、建设布局及重点建设区
  (一)按工程总体分区布局,各省(区、市)全面分析相关建设区的特点,找出其主要生态问题,明确主攻方向,确定建设任务和主要技术措施。
  (二)在19个建设重点分区的基础上,各省(区、市)根据区域生态现状、生态需求及相关要求,明确重点建设区范围、主攻方向、建设任务。
  四、规划期限及目标
  规划建设期2011-2020年,分别确定2015年末、2020年末各项建设目标。
  第四章 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营造林
  (一)建设规模与进度安排。
  分造林方式(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和林种(防护林分到二级林种)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县级单位,前五年落实到年度,后五年落实总量。
  (二)主要技术措施
  1.人工造林技术措施。
  2.飞播造林技术措施。
  3.封山育林技术措施。
  二、低效林改造
  (一)建设规模与进度安排。
  根据《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的规定,确定低效林改造建设总规模和改造方式。将低效林改造任务落实到县级单位,前五年落实到年度,后五年落实到总量。
  (二)主要技术措施。
  三、监测体系建设
  主要包括工程营造林管理系统、工程效益监测及综合评价系统等。各省(区、市)在分析现有监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监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建设内容。
  将建设任务落实到有关县级单位,前五年落实到年度,后五年落实到总量。
  四、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各省(区、市)在分析科技推广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建设内容,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县级单位,前五年落实到年度,后五年落实到总量。
  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估算依据与估算指标
  二、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包括工程费用、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各省按照实际投资并参照《防护林造林投资估算指标(试行)》估算投资。
  三、投资进度安排
  前五年落实到年度,后五年落实到总量。
  四、资金筹措方案
  对资金筹措给出合理化建议。
  第六章 效益分析
  一、生态效益
  二、社会效益
  三、经济效益
  四、综合评价
  第七章 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一、保障措施
  二、有关政策建议
  附 表:表格种类和内容详见附2、3
  附 图: 1.工程区范围及建设分区图
  2.土地利用现状图
  3.森林资源分布图
  4.重点建设项目布局图

  附2:长江流域防护林三期工程省级规划表

  附表1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范围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市级单位县数县(市、区、国营林场等)名称
123
合 计  
1、××地区(市、州)  
2、××地区(市、州)  
3、××地区(市、州)  
……  
……  
……  
   
   
   
   
   
   
   

  注:参照表1长江流域防护林建设三期工程建设范围,以地区(市、州)进行统计,跨县级行政区域和省直属的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单列,省级汇总。

  附表2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分区范围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分区名称地市级单位名称县数县(市、区、国营林场等)名称
1234
一、      综合治理区   
   
   
   
二、      综合治理区   
   
   
三、      综合治理区   
   
   
……   
   
   
   
……   
   
   

  注:本表参照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分区表,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工程区的县按分区填写。

  附表3 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建设区社会经济情况统计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
  
统计单位人 口国内生产总值GDP林业产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乡镇林业工作站国营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
总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合 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个数职工人数职工人数经营面积
单位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元/人公顷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全省合计               
1、××县(市、区、林场等)               
2、××县(市、区、林场等)               
3、××县(市、区、林场等)               
……               
……               
……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