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积极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优势学科,构建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完善转化和孵化机制,集聚和调动各类资源,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创新成果向园区转移,有力地促进了园区在孵企业稳步增加,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09年底,在孵企业6583家,在孵企业总收入499.98亿元;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185项,转化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306项;累计有15家企业上市。比如,复旦大学科技园孕育了复旦微电子、复旦复华、复旦张江生物医药、复旦光华等一批具有复旦品牌的高科技企业群;浙江大学科技园吸引10亿元民间资本,支持企业孵化,累计成功培育15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南昌大学科技园采取建设专利技术交易平台、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成功转化了一批科技成果。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地,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
(三)聚集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创新创业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是构筑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大学科技园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制定激励措施,吸引了大批高水平人才入园兴办企业。截至2009年底,在园创业大学生达9083人,大学生创办企业1319家,创业团队1332个。大学科技园通过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延伸了高校人才培养功能,培养了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新型创新创业人才。比如,清华大学科技园创办的留学生创业园,八年来吸引留学创业人员197人,创办企业181家。目前,全国84%的大学科技园提供了创业场地,支持基金达2.95亿元,高校学生创业实习基地达60多家,在园从业人员29.48万人。大学科技园通过服务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在实现高校与市场对接的同时,也实现了校园文化与市场文化、科学技术与经营管理的成功对接。
(四)促进学科建设,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学科技园以大学为依托,通过大学研究成果与企业联姻,促进了教学、科研、生产的直接结合,成为连接高校和社会的桥梁。一方面,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积聚了大量的优势科技资源,成为大学科技园成长发展的重要依托。另一方面,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将经济领域的发展需求有效导入学校,加速了高校优势科技资源的市场化利用,拓展了高校优势学科的发展空间,巩固了高校优势学科的领先地位,推动了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使其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比如,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园围绕学校在材料与装备制造领域的学科优势,坚持走产学研用相结合之路,园区75%的在孵企业属于新材料及制造业信息化领域,转化的9个重大项目实现融资1.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优势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依托科技园与民航总局所属企业共同建设的研发企业,不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还带动学校设立了新学科,引领学校向民航相关学科拓展。可以说,大学科技园建设直接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机融合,直接促进了高校教育和科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根本变革。
(五)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与高校发展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大学科技园作为连接高校与区域的重要纽带,面向产业发展的重点,依托高校技术和人才优势,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吸引了大量风险资本到科技园投资兴办企业,成为区域创新的源泉,直接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比如,上海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并形成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运行模式,以大学校区为依托、以科技园区为平台,以资源在公共社区的集聚、共享、融合为核心,通过三区功能和资源上的相互链接、相互促进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园与福建泉州开展合作,发挥两校光电领域的学科优势,促进泉州培育光电信息产业集群。这些都表明,大学科技园不仅加快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也直接推动了大学与企业之间人员、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流动与整合,是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总的来说,“十年磨一剑”,大学科技园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产学研用合作的示范基地,成为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基地。一流的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大学科技园建设极大地调动了高校师生投身高新技术研发的积极性,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添了新的活力,为深化高校教学科研体制改革,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新的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