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2010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文件的通知

  切实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召开全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会议,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农业气象科技保障能力,推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制定《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实施方案,抓点带面,整体推进。加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关键农事季节的气象服务,发展农用天气预报业务。加强国家、省级对下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业务技术指导,强化市、县级气象部门为农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动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草原畜牧业、海洋渔业、农业布局结构调整等气象服务的发展。做好粮、棉、油产量和世界粮食主产国粮食产量预报,推进蔬菜、果品等产量预报业务的拓展。继续深化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积极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信息的进村入户,继续加强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农村综合信息站建设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推动县级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试点,努力实现乡乡有分管领导、有气象信息服务站、有气象协理员、有应急响应预案、有预警信息接收设备,村村有气象信息员和预警信息接收设备。开展农村防雷减灾示范工程建设,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进一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科学水平,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的评估,推进国家人工影响天气外场基地建设。继续做好农业遥感应用等为农服务工作。
  切实做好气象为各行各业服务和重大活动保障。进一步深化与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旅游、卫生、电力、安监、国土资源等部门的合作,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提升专业气象服务精细化水平,提高专业气象服务效益。全力以赴做好上海世博会的气象服务保障和各项参展活动,做好上海多灾种早期预警示范项目的实施,重点做好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中国馆日和世界气象馆荣誉日等重要节点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认真组织做好广州亚运会的气象服务保障。做好深圳201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和西安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气象服务保障各项筹备工作。
  (二)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工作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能力建设,着重提升气候变化科学基础研究和决策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国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总体战略及宏观决策中的基础性科技作用。做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成果的评估和后续服务工作。组织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开展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内政外交的科技咨询。充分发挥业务科技优势,扩大服务于气候变化外交谈判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各级气象部门气候变化工作沟通交流机制。推进区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工作。进一步加强IPCC工作的组织协调,加大我国专家参与IPCC第五次评估工作的力度。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气候变化培训和对内对外宣传工作。
  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气候资源。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做好风能、太阳能和空中云水资源的监测、预测和评估等工作,强化风能资源评估认证及成果应用。完成全国各详查区高分辨率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和全国各详查区风能资源综合评估。推进省级风电功率预报业务建设。改造和完善已建风能资源测风塔,排除安全隐患。制定太阳能资源观测网布局方案,开展太阳能资源观测示范站建设和太阳能资源监测、评估预报试验。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和区域经济开发等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实施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能力确认工作,认定一批具备论证资质的机构,推进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规范工作。
  (三)全面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按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化和提高科技含量的要求,切实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质量,抓好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建设,强化预报服务产品的深加工和包装,不断满足用户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以完善国家级、省级决策气象服务业务规范和系统建设为抓手,加强灾情信息的应用,推进气象灾害评估业务。完成中国天气网南方主站及21个省级站网建设。加快中国兴农网和6个省级农网中心站建设。继续推进中国气象频道落地插播和全国统一号码的省级气象服务热线电话建设。大力推进省级气象影视高清数字化业务系统建设。组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审批和建设工作,加快国家级气象灾害预警手机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专业气象服务的顶层设计,制订下发水文气象、城市气象等专业气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省级专业气象服务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推动专业气象服务的集约化发展。继续联合国家统计局开展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
  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测预报业务水平。制定《现代气候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召开全国预测预报业务发展工作会议,强化提高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工作。组建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加强数值预报模式研发改进和解释应用工作,深化T639模式产品的业务应用,推进GRAPES全球模式的业务化进程。加强台风预报、定量降水预报、精细化预报和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建设,继续推进短时临近系统、MICAPS系统、精细化预报产品库的建设与应用。建设海洋气象等专业化预报业务技术体系,重点发展南海海洋气象业务。加强空间天气监测预警工作。组织第二届全国气象行业预报技能竞赛,完成《预报员手册》编制工作。建设气候预测综合业务平台,完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业务。推动气象资料的管理和应用能力建设,加强基础历史资料的共享和应用服务。实施《气象卫星应用发展专项规划(2010-2015年)》,加强卫星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天气气候业务及气象服务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以风云三号卫星为重点的卫星数据共享服务能力。建设全国自动站资料的质量管理及评估业务系统,完善资料应用反馈机制。开展气候资料统计整编工作。完成新一代卫星广播系统建设。整合高性能计算机资源。升级全国信息网络系统,提高国家及区域和省际间分层次资料共享能力。
  进一步强化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基础。贯彻落实《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着力抓好科学调整观测业务布局、提升观测自动化水平、增强观测能力、确保观测系统稳定运行、发挥观测系统效益等关键环节。完成已建新一代天气雷达运行情况评估工作,修订功能规格需求书,完成增补雷达选型工作。完成8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做好气象卫星及其应用事业发展40年总结。完成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立项、风云三号02星发射前准备和在轨测试以及风云二号03批卫星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加快推进西部地区、高山和海岛无人自动气象站建设。推进边界层风廓线雷达、L波段探空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气象观测(GPS/MET)站、空间天气观测站等建设。完成800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建设。开展地面观测综合业务平台建设试点。开展云、能见度、天气现象、固态降水和积雪深度等自动观测业务试点,以及高精度多传感器自动气候站业务试点建设。推进瓦里关等大气本底站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及标校系统建设,以及星载温室气体有效载荷研制。建立省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业务。建立观测设备业务运行情况通报制度。修订完善气象观测技术装备相关管理办法。进行人工观测资料和自动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健全雷达、自动气象站保障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