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社区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主动参与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宣传教育与演练等社区减灾活动,在做好安全生产的同时,经常对企业员工特别是外来员工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等。
3.社区内学校在日常教育中注重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能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为居民开展各类防灾减灾教育。
4.社区内的医院能积极承担有关医护工作,关注社区脆弱人群,提高社区救护能力。
5.社区内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吸收各方资源,积极参与社区综合减灾工作。
(八)管理考核制度健全
1.社区建立综合减灾绩效考核工作制度,有相关人员日常管理、防灾减灾设施维护管理等制度措施。
2.社区定期对隐患监测、应急救助预案、脆弱人群应急应对等各项工作进行检查。
3.社区定期对综合减灾工作开展考核,对不足之处有具体改进措施。
(九)档案管理规范
社区建立了包括文字、照片等档案信息在内的规范齐全、方便查阅的综合减灾档案。
(十)社区综合减灾特色鲜明
1.在社区减灾工作部署、动员过程中,具有有效调动居民和单位参与的方式方法。
2.在社区综合减灾工作中,有独到的做法或经验,如利用本土知识和工具,进行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有行之有效的做好外来人口减灾教育的方式方法等。
3.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日常综合减灾工作,如建立社区网站、社区网络等。
4.社区引入了风险分担机制,倡导居民开展社区各类灾害保险工作等。
5.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中具有地方特色。
三、《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评分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定标准
| 满分分值
| 考核分数
|
1.组织管理机制
(10分)
| 1.1社区减灾领导机构(2分)
| 社区综合减灾运行、评估与改进领导机构健全
| 2
|
|
1.2社区减灾执行机构(3分)
| 社区有专门的风险评估、宣传教育、灾害预警、灾害巡查、转移安置、物资保障、医疗救护、灾情上报等工作小组
| 3
|
|
1.3社区减灾工作制度(3分)
| (1)领导工作制度
| 1
|
|
(2)执行工作制度
| 2
|
|
1.4减灾资金投入(2分)
| (1)较为固定的综合减灾社区资金来源,有筹措、使用、监督等管理措施
| 1
|
|
(2)已经获取资金支持的社区综合减灾项目
| 1
|
|
2.灾害风险评估
(15分)
| 2.1灾害危险隐患清单(4分)
| (1)有针对地质地震、气象水文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各种自然灾害隐患的清单
| 1
|
|
(2)有针对公共卫生隐患的清单
| 1
|
|
(3)有社区内各种交通、治安、社会安全隐患的清单
| 1
|
|
(4)有社区内潜在的供电、供水、供气、通讯或农业生产等各类生产事故的隐患
| 1
|
|
2.2社区灾害脆弱人群清单(3分)
| (1)有社区老年人、小孩、孕妇、病患者、伤残人员等脆弱人群清单
| 1.5
|
|
(2)有外来人口和外出务工人员清单等
| 1.5
|
|
2.3社区灾害脆弱住房清单(4分)
| (1)有社区针对各类灾害的居民危房清单
| 2
|
|
(2)有社区内道路、广场、医院、学校等各种公共设施隐和公共建筑物隐患清单
| 2
|
|
2.4社区灾害风险地图(4分)
| (1)用各种符号标示出了灾害危险类型、灾害危险点或危险区的空间分布及名称等
| 2
|
|
(2)标示出了灾害危险强度或等级、灾害易发时间、范围等
| 2
|
|
3.灾害应急救助预案
(15分)
| 3.1社区综合避难图(3分)
| (1)有避难场所名称、地点、可容纳避灾人数等避灾能力信息等,有合理明晰的避难路线
| 2
|
|
(2)避难场明确标注了紧急救助、安置、医疗等功能分区
| 1
|
|
3.2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4分)
| (1)预案结合了社区灾害隐患、社区脆弱人群、社区救灾队伍能力、社区救灾资源等多方实际情况特点
| 1
|
|
(2)明确协调指挥、预报预警、灾害巡查、转移安置、物资保障、医疗救护等小组分工
| 1
|
|
(3)符合社区自身灾害隐患特点的应急救助启动标准,标准简单明了,便于社区居民理解
| 1
|
|
(4)应急预案有所有工作人员的联系信息,所有脆弱人员的信息,以及对口帮扶救助责任分工
| 1
|
|
3.4社区应急救助演练活动(5分)
| (1)演练活动密切联系预案,目标明确,指挥有序
| 1
|
|
(2)开展了针对各类脆弱人群或外来人员的演练
| 2
|
|
(3)社区居民参与程度高,社区内单位、社会组织或志愿者等多方广泛参与
| 2
|
|
3.5演练效果评估(3分)
| (1)演练活动过程有文字、照片、录音或者录像记录
| 1
|
|
(2)演练活动效果有社区居民满意度访谈或者调查
| 1
|
|
(3)针对演练发现的问题,有改进方案等
| 1
|
|
4.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
(10分)
| 4.1组织减灾宣传教育(2分)
| (1)利用防灾减灾宣传栏、橱窗等组织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 1
|
|
(2)利用喇叭、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组织了宣传教育(每季度不少于1次)
| 1
|
|
4.2开展防灾减灾活动(2分)
| (1)在国家减灾日等期间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 1
|
|
(2)利用公共场所或设施开展经常性的防灾减灾活动(每季度不少于1次)
| 1
|
|
4.3印发防灾减灾材料(2分)
| (1)印发国家和地方相关的防灾减灾资料
| 1
|
|
(2)印发符合社区特点的、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材料
| 1
|
|
4.4参加防灾减灾培训(3分)
| (1)组织社区管理人员参加了防灾减灾培训
| 1
|
|
(2)组织社区相关单位人员参加了防灾减灾培训
| 1
|
|
(3)组织社区居民参加了防灾减灾培训
| 1
|
|
4.5与其他社区进行减灾交流(1分)
| (1)组织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等经常与其他社区进行防灾减灾经验的交流
| 1
|
|
5.防灾减灾基础设施
(15分)
| 5.1建立灾害避难所(6分)
| (1)建立了社区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明确避难场所位置、可安置人数、管理人员等信息
| 3
|
|
(2)避难场所功能分区清晰,配备应急食品、水、电、通讯、卫生间等生活基本设施
| 3
|
|
5.2明确应急疏散路径(3分)
| (1)明确了应急疏散路径,指示标牌明确
| 1
|
|
(2)在避难场所、关键路口配备了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
| 2
|
|
5.3设置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场地和设施(3分)
| (1)建立了专门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活动的空间
| 1
|
|
(2)设置了专门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设施(安全宣传栏、橱窗等)
| 2
|
|
5.4配备应急救助物资(3分)
| (1)社区配备了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救援工具、通讯设备、照明工具、急药品和生活类物资等
| 2
|
|
(2)居民配备了减灾器材和救生工具,如收音机、手电、哨子、常用药品等
| 1
|
|
6.居民减灾意识与技能
(10分)
| 6.1清楚社区内各类灾害风险(2分)
| (1)居民清楚社区内安全隐患
| 1
|
|
(2)居民清楚社区内的高危险区和安全区
| 1
|
|
6.2知晓本社区的避难场所和行走路径(2分)
| (1)居民知晓本社区的避难场所
| 1
|
|
(2)居民知晓灾害应急疏散的行走路线
| 1
|
|
6.3掌握减灾自救互救基本方法(3分)
| (1)居民掌握不同场合(家里、室外、学校等)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灾害来时的逃生方法
| 1
|
|
(2)居民掌握基本的互救方法(帮助脆弱人群、灾时受伤、被埋压、溺水等互救的方法)
| 1
|
|
(3)居民掌握基本的包扎方法
| 1
|
|
6.4参与社区防灾减灾活动(3分)
| (1)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宣传、培训、防灾演练活动
| 1
|
|
(2)居民参加社区安全隐患点的排查活动
| 1
|
|
(3)居民参加社区风险图的编制活动
| 1
|
|
7.社区减灾动员与参与
(10分)
| 7.1社区主要机构参与防灾减灾活动(6分)
| (1)相关事业单位能积极参与综合减灾社区建设的各种工作,组织展开本单位防灾减灾活动
| 2
|
|
(2)学校能积极开展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活动
| 2
|
|
(3)医院能积极承担有关医护工作
| 2
|
|
7.2志愿者参与防灾减灾活动(2分)
| (1)志愿者承担社区综合减灾建设的有关工作,如宣传教育和培训等
| 1
|
|
(2)志愿者承担社区灾害应急时的有关工作,如帮助脆弱人群等
| 1
|
|
7.3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活动(2分)
| (1)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参与社区综合防灾减灾活动
| 2
|
|
8.管理考核
(5分)
| 8.1有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2分)
| 社区减灾日常管理、防灾减灾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健全
| 2
|
|
8.2进行经常性的检查(2分)
| (1)定期对社区的隐患监测工作、防灾减灾设施等进行检查(每季度1次)
| 1
|
|
(2)定期对社区应急救助预案、脆弱人群应急救助等工作进行检查
| 1
|
|
8.3具体改进措施(1分)
| 依据评审有具体改进的措施
| 1
|
|
9.档案
(5分)
| 9.1减灾工作档案(4分)
| 建立了规范、齐全的社区综合减灾档案
| 2
|
|
9.2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过程档案(1分)
| 综合减灾社区申报、审核、评估、颁发等过程档案
| 1
|
|
10.特色
(5分)
| 10.1明显的地方特色(3分)
| (1)在创建过程中有独特有效的调动居民、社区单位参与的方式、方法
| 1
|
|
(2)明显的针对各类脆弱人群的救助特色,有针对社区外来人口减灾特色等
| 1
|
|
(3)明显的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特色
| 1
|
|
10.2可供借鉴的独到做法或经验(2分)
| (1)明显的减灾工作创新,如利用本土知识或工具进行监测、预报和预警等
| 1
|
|
(2)有可供推广的做法或经验,如建立了社区综合减灾网站,购买了社区保险等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