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26号--关于发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的公告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预处理阶段的集泥池和浓缩池等构筑物采取加盖密闭并保持微负压,产生的恶臭气体可集中收集后进行生物除臭。脱水机房、泵房和堆放间等建筑物应采用微负压设计,建筑物顶部应设多个吸风口,经由风机和风管收集至集中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后,使其连续稳定达标运行。
  污泥浓缩的上清液及污泥脱水和设备清洗过程产生废水集中收集,单独处理后回流至污水处理厂。
  离心脱水设备产生的噪声采取消声、隔声、减震等措施进行防治。
  8.2.4技术经济适用性
  机械脱水适用于大、中型城镇污水处理厂。
  间歇式重力浓缩适用于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连续式重力浓缩适用于大、中型城镇污水处理厂。
  有脱氮除磷要求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宜采用机械浓缩。
  对采用生物除磷污水处理工艺产生的污泥,宜采用浓缩脱水一体机等设备进行处理。
  8.2.5最佳环境管理实践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近有环境敏感点或敏感区域时,关键构筑物和建筑物保持微负压设计。
  污泥经预处理后及时密闭运输或连接后续处理。
  8.3污泥厌氧消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8.3.1最佳可行工艺流程
  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包括污泥预处理系统、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系统、沼气综合利用及净化系统、污染物控制系统。污泥浓缩后进入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厌氧消化系统包括厌氧消化池、进出料和搅拌系统、加温系统、沼气收集净化和利用系统。
  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工艺流程见图7。
  8.3.2最佳可行工艺参数
  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工艺参数见表1。
  表1 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工艺参数

项目

工艺参数

中温厌氧消化

运行温度

最佳温度为35℃±2℃

一级消化时间 15

~20 d

二级消化时间

10 d

pH

7~7.5

消化池投配率

以5%~8%为宜

产气率

不小于0.40~0.50立方米/kgVS

搅拌

采用机械搅拌或沼气搅拌。当池内各处污泥温度的变化范围不超过1℃时,即认为搅拌均匀。

沼气综合利用

脱硫要求

采用干法脱硫时,沼气以0.4~0.6m/min的速度通过脱硫剂,接触时间通常为2~3min;采用湿法脱硫时,采用2%~3%的碳酸钠溶液从脱硫塔顶喷淋,沼气与吸收剂逆流接触,然后从顶部排出。

硫化氢排放

采用脱硫工艺后H2S小于20 mg/N立方米

热电效率

沼气发电机组电效率应大于33%,热回收效率应大于35%,大型机组总效率应大于80%。



  8.3.3污染物削减及污染防治措施
  经中温厌氧消化后的污泥有机物降解率不小于40%,蠕虫卵死亡率大于95%。
  沼气利用前采用脱水、脱硫等措施进行净化。
  厌氧消化产生的消化液单独收集,集中处理,可采用脱氮工艺、化学除磷及鸟粪石结晶等方法处理。
  沼气发电机组设备产生的噪声采用消声、隔声、减振等措施进行防治。室外设备须加装隔声罩。
  8.3.4技术经济适用性
  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可采取中温厌氧消化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处理,同时进行沼气综合利用。
  通常情况下,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工程投资占城镇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20%~30%。厌氧消化直接运行成本约为0.05~0.10元/吨污水(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考虑沼气发电回收电量后,采用厌氧消化可降低城镇污水处理厂20%~30%的电耗。
  8.3.5最佳环境管理实践
  消化、脱水后的污泥进行临时堆放或存储时,采取防渗和防臭等措施。集泥池、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和污泥堆放间等建(构)筑物在环境敏感点或敏感区域采取微负压设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