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完善机制,深入分析建议内容
多年来,我部不断总结建议办理工作经验,逐步探索形成了包括交办制度、疑难件协调制度、审核制度、督办制度、简报制度、表彰制度等适合卫生工作特点的办理工作制度体系,做到办公厅统一组织协调、业务司局归口管理,办理人员职责清晰明确,层层把关,确保质量。办公厅牵头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办理难度大的建议,加强与协办部门及部内司局的协作,及时督导办理。办公厅还主动了解承办司局需求,加强业务培训,编写工作简报,表彰办理成绩突出的司局、处室和人员,对办理不够认真或答复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回重新办理。上述办理工作制度和机制有效地规范了办理程序,激发了各司局和办理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确保了办理工作质量和进度。
在坚持和完善工作制度的同时,为深入发掘代表建议内涵,最大限度发挥代表建议促进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作用,我部加强了建议分析研究工作,成立了课题组,依据卫生工作体系结构与职能划分,将建议内容归纳为10个大类、25个亚类及134个子类别,开发分析程序,将2009年的625件建议分解为1941条具体建议,开展统计分析,并与2006年-2008年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代表建议与卫生事业发展进程高度契合,是反映卫生工作状况的“晴雨表”。以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为例,2006年呼吁尽快在全国范围开展新农合制度的建议较多,随着新农合制度在全国的普遍建立,基本实现农村地区全覆盖,2009年代表建议的关注重点明显转向把新农合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以法律保障新农合持续健康发展,避免大起大落,减轻广大农民就医负担,维护健康权益等方面。为落实这些建议,我部会同相关部门,大力推进新农合立法进程。目前,新农合条例已经列入2009年国务院立法计划,正在征求相关部门和地方的意见。
三、联系实际,注重建议办理实效
我部始终坚持把建议办理工作与卫生工作实际相结合,把深入了解卫生工作实情,解决实际问题,维护和促进群众健康作为办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迎难而上,多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多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比如,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受灾群众心理卫生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我部研究确定王幼薇等24位代表提出的“加强地震灾区心理卫生援助的建议”为部内重点办理建议,把心理卫生援助列为对口支援的重要内容,协调中央财政安排地震灾区心理援助项目专项资金,重点为51个受灾区县建立完善灾后心理卫生服务网络、培训当地卫生专业人员,开展大众心理康复宣传以及高危人员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据统计,震后我部累计指导四川灾区设立心理咨询门诊2483个,开展医学心理干预25.75万人次,针对孤儿、孤老、终身残疾人员、学生、基层干部等特殊、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巡诊7.03万人次,为医治灾区群众心理创伤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