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公安机关在预防和打击利用聋哑青少年进行违法犯罪、保护聋哑青少年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当前我国仍处于刑事犯罪高发的时期,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各种因素还大量存在,而整个社会的防范管理机制相对薄弱,特别是对聋哑青少年的管理、教育和救助机制还在逐步完善之中,强迫、 诱骗、操纵聋哑青少年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案件仍时有发生。要从根本上解决聋哑青少年违法犯罪突出的问题,还需要全社会共同付出更大的努力。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治安的主管部门,更是责无旁贷。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更加扎实主动地做好聋哑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
一、坚决采取果断措施,严厉打击组织、操纵聋哑青少年进行违法犯罪的不法行为。
各地公安机关要采取有效措施,始终把打击组织、操纵聋哑人进行违法犯罪的团伙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抓紧抓好。对发现的犯罪线索,要及时深挖细查;对涉黑、涉恶的犯罪团伙,要坚持露头就打,坚决铲除。对团伙中的为首分子和拐骗、教唆、胁迫聋哑人进行违法犯罪的惯犯、累犯,要与检、法机关密切配合,依法从快从严惩处,以震慑犯罪。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聋哑青少年,要立足于保护、挽救原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慎用处罚和强制措施,切实给予关心和爱护。
二、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聋哑青少年的保护救助。
各地公安机关特别是公安派出所要以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为契机,深入辖区、深入群众,全面了解、掌握聋哑青少年的有关情况,积极主动地与聋哑青少年家庭、学校和社区、街道搞好联动,组织开展有利于聋哑青少年认识、接触社会的各类活动,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更好地融入社会。对工作中发现的流浪聋哑青少年,要及时将其护送到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或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并积极协助核实受助聋哑青少年的真实身份,帮助查找监护人,及时将被骗、被拐的聋哑青少年送返原籍。
三、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进一步加强对违法犯罪聋哑青少年的帮教工作。
各地公安机关要依托居(村)委会、学校等基层组织和单位,积极配合残联、教育、民政等有关部门,建立社会、学校、家庭和民警“四位一体”的帮教小组,帮助有劣迹的聋哑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其改正不良行为。要充分利用好学校这块阵地,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在校聋哑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在特殊教育学校开设法制课程,选派有经验的民警到学校担任法制辅导员,有针对性地教育聋哑青少年切实增强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从源头上防范、减少聋哑青少年离家出走和被拐骗案件的发生。
四、紧紧依靠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维护聋哑青少年权益工作。
聋哑青少年的犯罪预防、救助、监护、安置和矫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组织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切实形成打击、防范、救助的工作体系和良好局面。各地公安机关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在认真抓好调查取证、整治打击和救助保护等各环节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与民政、残联等有关部门定期议事的联系制度,及时沟通情况,共同研究解决维护聋哑青少年权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共同维护好聋哑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附件5:
在共创美好明天维护聋哑青少年权益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7年5月16日)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卢雍政
聋哑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与人沟通不畅,就学就业难,很多人生活困苦、缺乏关心,容易受到伤害。做好保护聋哑青少年工作,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组成部分,是贯彻新修订的《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举措,是维护广大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聋哑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代表和维护青少年的具体利益,是共青团的重要社会职能。一直以来,共青团组织十分重视维护弱势青少年包括聋哑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积极促进他们健康成长。针对聋哑青少年受强迫拐骗而违法犯罪问题,2006年11月,团中央联合中央综治办、公安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共同下发了《关于开展“为了明天-全国强迫诱骗未成年人流浪乞讨和强迫拐骗聋哑青少年违法犯罪整治工作”的通知》,集中力量救助和保护被黑恶势力操纵的聋哑青少年。各级团组织采取志愿者“一助一”和“多助一”等方式,积极开展聋哑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加强对有不良行为的聋哑青少年的帮教工作,为学习、就业和生活存在困难的聋哑青少年提供必要的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工青妇组织要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动员团员青年和社会力量,为聋哑青少年多办好事实事,把他们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一是积极推进“青少年法制建设计划”,推动完善聋哑青少年保护的有关法律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