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李国光在全国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立法新动向与司法应对思考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的法律中,有不少法律制度的创新内容,其中尤以2003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六次会议通过的银监法和修改央行法、商业银行法的两个决定。借鉴巴塞尔国际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和《新资本协议》,制定了商业银行审慎经营规则和合规监管、风险监管并重的监管制度以及突发风险的预警、发现、报告和处置制度,使中国银行业在加入WTO后与国际金融业基本接轨,为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作了制度安排。还有就是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将于2007年6月1日施行的《企业破产法》,这部法律从1994年3月着手起草,历经12年出台,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一部重要法律,它与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共同构成我国市场主体的法律体系,规范着我国企业的设立与成长、竞争与并购、和解与重整,以及清算与“死亡”的全过程。这部法律包括了企业破产法(试行)和人民法院审判企业破产案件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国企破产的成功作法,引入了国际上有关破产的最新且符合我国国情的做法,在破产原因、管理人、重整程序、职工权益保护方面作了重要修改和新的制度安排,对完善、健全我国企业破产法律制度,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新企业破产法第三章以专章形式规定了企业破产的管理人制度。管理人是在进入破产程序以后,根据法律的指定而负责破产财产的管理、处分、业务经营,以及破产方案的拟定和执行的人。其主要职责包括:接管债务人的财产、负责登记债权、接受对债务人的债权的履行、回收债权人的财产、就有关财产纠纷代表债务人参加诉讼、对破产财产进行变价和分配等工作。1986年企业破产法(试行)并没有设置管理人制度,只规定了与之相类似的“清算组”制度。按照该规定,主要由政府各有关部门派员共同组成清算组,对破产财产进行清算分配。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存在弊端。因为政府参与了清算,债权人会议对清算组根本无法行使监督权,从而使整个清算过程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即使清算组行为不当,造成破产财产损失、破产成本过高或侵犯了有关权利人的权利,甚至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债权人或者投资者都很难追究清算组的责任。这也是实践中债权人害怕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企业破产法引入了各国通行的破产管理人制度。这个制度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独立性。在破产程序中,任何一方利害关系人都不能出任管理人,管理人是一个独立机构,它受债权人会议监督,向人民法院报告工作,向人民法院负责,这就为排除政府干预、公平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利益,提供了条件和空间。第二,专业性。新企业破产法吸收了管理人应当具备的相应的专业资格的国际惯例,对管理人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即管理人必须具有专业资格且具备一定职业道德的律师、会计师等担任,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管理人在从事破产企业管理中,提高了清算效率,降低了破产费用。第三,全程参与性。即破产程序启动后后,债务人的财产由法院指定的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在破产宣告后,必须由管理人管理债务人的全部财产,这就有效地改变了原来法院受理破产案件以后,债务人被宣告破产之前,企业财产事实上仍然处于债务人的管理之下的做法,防止了债务人转移财产或者造成破产财产的损失。第四,职责的法定性。根据新企业破产法二十五条规定,管理人负责管理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以及对财产进行清算、估价、变价等工作。管理人对法院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债权人会议的监督。管理人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还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