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2007年度)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2007年度)的通知[失效]


序号

技术名称

技 术 指 标

适 用 范 围

发展状况

解决的技术难题

 

收硫铵的氨法湿式烟气脱硫技术

反应的同时,与喷入空气中的氧作用,将亚硫酸铵氧化成硫酸铵,、浓缩、结晶提纯或蒸发后生产硫铵肥;SO2去除率>95%, 氨的逃逸浓度<3ppm 。

大型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的烟气脱硫

煤机组上应用

程设备成一套化,提高系统及设备可靠性,降低回收系统能耗等问题

30

大型燃煤电

厂锅炉选择

性催化还原

烟气脱硝技术(SCR)

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处理火电厂烟气,以

NH3 为还原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x 还原成●2 和H2O。脱硝效率>90%,

氨逃逸率<3ppm,SO2 氧化率<1%,催化剂运行寿命>20000小时。

燃煤电站锅炉烟气脱硝

已有工程应用

解决系统集成优化,烟气含尘

量对SCR 反应器的影响等工艺

改进, 实现国产催化剂的应用

31

燃煤电厂锅炉电袋组合除尘技术

该技术采用电除尘和布袋除尘的串连组合技术,实现除尘效率99.9%,排尘浓度<30mg/Nm3,设备阻力800~1000 Pa,过滤速度≥1.2m/min,滤袋寿命>4年。该技术可用于新建电厂锅炉的烟尘治理,也可用于现役电厂锅炉在原有电除尘装置的技术改造。

电力、建材、冶金等行业燃煤锅炉烟气除尘

已在200MW 燃煤机组上应用

解决电除尘效率不够高和布袋除尘阻力大、寿命短及大型化的问题

32

大型燃煤工

业锅炉烟气袋式除尘湿

法脱硫技术

该技术针对现有大型燃煤工业锅炉除尘脱硫技术,难以达到日趋严格的

地方排放标准,对锅炉烟气的净化采用一级袋式除尘,二级湿式镁法脱硫的技术工艺。除尘效率大于99.9%,脱硫效率大于95%,设备阻力

≤2200Pa。烟尘和SO2 排放浓度达到地方排放标准的要求。

大型燃煤工业锅炉的除尘脱硫。

已有工程应用

进一步完善集成优化技术并

解决大型燃煤工业锅炉非采暖期净化设备的维护保养及

脱硫灰脱水及利用问题

33

焦炉烟气净化技术

(1) 在焦炉装煤、出焦两个环节,将烟气导入除尘地面站系统中,经过处理进入袋式除尘器后排入大气。除尘器回收的粉尘送到储灰仓中,定期外运再用。烟尘捕集率≥95%, 烟尘净化率≥99%, 经处理后的烟尘含尘浓度(TSP)<50 mg/m3;苯可溶物(BSO)≤0.7mg/m3; 苯并芘(BaP)≤0.00016mg/m3。(2) 采用燃烧法和布袋除尘相结合的全干式除尘工艺,烟尘经捕集后, 采用立体配风燃烧和冷却,燃烧消解其中的可燃物、苯并芘,烟尘排放浓度<50mg/m3。(3)在装煤时利用落煤口上的侧吸管,将溢出的荒煤气导入炭化室,在该室及相邻炭化室桥管承插处采用高压氨水喷射并结合螺旋给煤、顺序装煤和小炉门密封技术,控制烟气均匀排放。烟气捕集率≥91%,烟尘排放浓度<50mg/m3。

(1)钢铁和炼焦行业(2)各种焦炉上烟气除尘净化 (3)各种大中型机焦炉装煤、推焦烟气净化

已有工程应用

解决减少煤气系统压力波动和减低炉门、装煤孔及上升管的冒烟率,提高捕集率、延长滤袋寿命,提高系统控制水平等问题



序号

技术名称

技 术 指 标

适 用 范 围

发展状况

解决的技术难题

34

转炉煤气回收及烟气净化技术

(1)采用喷淋塔加二级文氏管组成除尘的主体设备,取代现有的双文技术,同时配套专用的微差压装置和液压装置,使系统阻力降低12%,压力损失小于20000Pa; 粉尘排放浓度小于50mg/Nm3; 设备整体泄漏<0.5%; 除尘效率>99.95%;回收热值在8000kJ/Nm3 左右, 吨钢回收煤气90Nm3。 (2)转炉烟气经汽化烟道、冷却塔冷却并除去大颗粒灰尘,经过第 “OG”环隙除尘器净化。净化的烟气经过煤气引风机,合格煤气被输送到气柜,其余达标点火放散。本技术与传统湿法工艺相比节能20~2 5%,节水30%,投资仅为同类进口设备的20~30%,运行维护工作量小。主要技术指标:处理烟气量为10000~300000m3/h、压力损失<20000Pa、除尘效率>99.95%、粉尘排放量<50mg/m3。

炼钢转炉烟气净化及煤气回收

已有工程应用

解决控制烟气温度、提高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去除烟气粉尘中的杂质等问题

35

硅铁粉尘治理与硅粉回收技术

该技术采用分室离线脉冲喷吹及混风冷却和二次引射互补腔清灰技术,回收高品位硅微粉体。脉冲喷吹压力:0.2-0.35MPa; 喷吹频度:20-30mi n;除尘效率(%)≥99.5;粉尘排放浓度≤50 mg/Nm3。适用于硅铁冶炼行业。

硅铁企业冶炼过程中的粉尘治理

已有工程应用

降低成本

四、工业废气治理、净化及资源化技术

  

36

水泥窑尾废气二氧化碳气体回收及综合利用

该技术采用变压吸附分离提纯从水泥窑尾气回收CO2,在稀土组合催化剂作用下,与环氧丙烷发生聚合反应,经后处理生成降解速度可调节的聚酯塑料。生产过程中没有废物排出,共聚物中二氧化碳含量>40%,聚合物数均分子量大于120,000。

水泥窑尾废气中CO2 的综合利用

已有3000 吨/ 年的中试生产线

由年产3000 吨CO2 共聚物扩大到30000 吨/年,解决项目产业化的建设中的工程化技术问题

37

黄磷尾气利用技术

(1)该技术采用变温变压吸附黄磷尾气中的CO,利用羰基合成技术生产甲酰胺等系列产品。净化后,黄磷尾气中磷、硫、砷、氟化物杂质含量小于1ppm,CO 的回收率大于85%。

黄磷生产企业尾气治理

(1) 已完成50 Nm3 的工业实验(2)已完成中试

(1)解决变温变压吸附高效回收CO 操作工艺参数的确定问题



序号

技术名称

技 术 指 标

适 用 范 围

发展状况

解决的技术难题

37

黄磷尾气利用技术

(2)该技术以黄磷尾气净化为目标,以工业甲醇作为最终产品,实现黄磷尾气资源化。利用催化氧化净化工艺,去除黄磷尾气中的磷硫化合物,得到高纯度和高浓度的CO,利用所提纯的CO,经过变换制氢、催化合成甲醇。甲醇生产规模为20000t/a, 净化黄磷尾气5000 万Nm3/a , 减排CO2 7 万t /a。

黄磷生产企业尾气治理

(1) 已完成50 Nm3 的工业实验(2)已完成中试

(2)解决黄磷尾气的深度净化、还原气氛下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催化剂的高效再生、工业化装置的放大关键技术等问题

38

分子筛系列空气净化剂

采用凹土、膨润土等粘土矿物,经提纯、超细分、活化、造粒、纳米化、与其他非金属材料配方、制粒、焙烧等深加工工艺,制成具有高效吸附、催化和净化功能的空气洁净剂。对甲醛、氨、苯、甲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空气中细菌的去除率分别为89.8%、80.1%、99.8%、100%、81.5%、68.2%,符合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18883-2002)。

室内空气污染和化工、轻工、涂料、印刷等行业排放废气以及汽车、冰箱等密闭空间有害气体的治理

已完成中试试验

确定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方案

五、固体废物处理、村镇生活污染控制及土壤修复技术

   

39

危险废物回转窑焚烧系统技术

采用长径之比4~10 ,炉膛设计可确保烟气在1000℃ 以上的停留时间≥2s, 配置安全可靠的自动进料系统,高效节能的辅助燃料喷射系统及烟气和粉尘的高效净化装置,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和运行工况的在线监测系统。排放的烟气达到:二恶英等≤0.1TEQng/m3; 其他指标满足国家相应标准。

危险废物集中处理

已有工程应用

解决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问题

40

垃圾焚烧飞灰药剂稳定化-卫生填埋技术

依靠飞灰从危险废物中豁免的技术途径,以DTC 类高分子螯合剂为核心,对飞灰采取强化化学稳定化,经捏合及养护,重金属元素被捕集,生成交联网状结构的螯合物,实现飞灰的高效稳定化。经处理后的飞灰进入卫生填埋场处置。处理后,Pb<3mg/L,Cu<50mg/L,Cr<0.3mg/L,Zn<50mg/L,Cd<10mg/L,对填埋场环境的影响降至一般废物水平。

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处置

已完成工业性试验

解决飞灰稳定化相关的关键技术的工程化及飞灰中二恶英的稳定性问题

41

等离子体焚烧处理有机氟废液技术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可将焚烧炉升温至约3000℃ (外温>600℃)。通过计量槽稳定加入剧毒有机氟废液,消除处理系统可能发生的有毒物质外泄,同时按照一定的比例通入压缩空气。废液在焚烧段完全分解,尾气经水洗喷淋回收酸,然后再经碱洗中和后达标排空。

用于有机氟行业及其它待业中毒性或环境危害性较大的废液的处理

已有工程应用

解决等离子处理技术的工程化、关键设备的产业化,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



序号

技术名称

技 术 指 标

适 用 范 围

发展状况

解决的技术难题

42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系统技术

采用炉排炉结构,实现垃圾稳定而充分地燃烧,有效分解二恶英/呋喃并

抑制其生成,同时对垃圾焚烧产生的余热进行利用,通过汽轮机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灰渣送去填埋处理,烟气进行半干式烟气处理装置除去有害气体和粉尘后排往大气。喷雾塔、除尘器收集下来的飞灰与烟气处理系统的残馀物收集到灰仓,经固化后进行危险废弃物填埋处理。单台处理能力

300t/d 以上,炉膛设计可确保烟气在850 ℃的停留时间≥2 秒。

热值LHV>5000kJ 的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

已有工程应用

研发分析中国垃圾理化特性及低位热值的分析模型和垃圾燃烧及负荷自动控制系统

43

填埋场气体利用技术

采用气体燃烧发电技术,采用装机容量为500Kw 以上的沼气内燃机组,建设填埋场气体发电设施,使填埋场气体能源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填埋场气体净化处理并制成汽车燃料技术。

适用于累计容量达到

10 0万m3 以上,垃圾填埋堆体厚度大于10 米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厌

氧消化处理厂

已有工程应用

解决填埋场气体的利用问题

44

村镇生活污染综合治理技术

采用源分离理念实现生活污水黑灰水分离,粪尿分离以及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粪便经过粪尿分离生态厕所,粪便进入储粪箱混合添加物脱水、堆肥利用;尿液流入储尿罐稀释农用;厨余等有机垃圾混合粪便堆肥。水冲厕所黑水则同厨余等有机垃圾厌氧消化产生沼气。灰水分离后采用人工湿地处理,补充景观用水。采用分类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人工合成湿地处理,处理后出水COD≤30mg/L,BOD≤10mg/L, 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三类水标准;厨余垃圾及固体粪污进行堆肥处理,实现废物资源化。

农村地区的粪便、生活污水、固体垃圾等污染物处理、处置的综合处理

已有工程应用

解决高固含量的厌氧处理技术、具有脱氮除磷功效的微型湿地关键技术, 解决农村分散农户的污染防治困难的问题

45

赤泥堆场生态修复技术

通过对赤泥和基质土的人工改良,选择适宜的、抗逆性好且逆生的植被品种,对赤泥堆场进行无土生态修复。该技术不需要覆土,实施无土植被恢复,人工改善基质,植被覆盖率大于80%, 减少水土流失和扬尘85%

以上;可显著减少流域水体、土壤的酸碱、重金属污染。

适于同类尾矿库及类似废弃物堆场治理。

已有工程应用

对赤泥堆场进行无土改良,解决土源难题,堆场碱度控制9~11及保持被生长肥力问题。



序号

技术名称

技 术 指 标

适 用 范 围

发展状况

解决的技术难题

46

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固化稳定化治理技术

利用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药剂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进行处理,使污染物浸出浓度大大降低。对汞、铅、镉、铜、锌、铬、镍浸出毒性浓度超标50 倍以下和砷浸出毒性超标8 倍以下的污染土壤处理后,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浸出毒性浓度降低80%~98%, 小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中规定值的50%。

受重金属污染的工业场地治理修复

已完成54m3 土壤的中试

解决大规模作业过程的工程化及固化、稳定化长期效果

47

石油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技术

采用了以植物-微生物联合为主,辅以物理化学措施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利用固定化方式建立外源微生物的保护机制,辅以合理的作物品种、种植结构、污染物活化及农田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污染土壤处理效果,最终完成生态修复过程。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在第一个生长季中的降解率即可达55~70%,平均在60%以上。

石油污水灌区的土壤生态修复

已完成工业化试验

解决单一修复技术难以实现预期目标、生物修复中外源微生物生存能力差、生物量难以维持及土壤中游离微生物的传质性差等问题

六、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48

高效隔声-吸声复合材料和结构

该技术根据噪声频率特性,将穿孔隔声前板、吸声层、隔声后板三者依次排布构成一个整体,使得声波在结构中产生相干波,从而使声波能量往复振荡而自我消耗。对125~4000Hz 的声波,平均隔声量达到32dB,平均吸声系数不小于0.85,最大值达到0.98。

适应于建筑声学工程,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等领域。

已有工程应用

进一步优化设计系列吸声隔声结构,扩大应用范围,特别是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应用

49

直流输电工程大型换流站噪声综合治理技术

根据直流输电工程大型换流站噪声特点,自主创新开发了大型平波电抗器噪声控制设备、大型换流变压器噪声控制设备和低噪声电抗器。装置外3 米处,噪声插入损失为15-16dBA, 降噪水平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一类居民区标准:昼间Leq≤55dBA,夜间Leq≤45 dBA)。

适应于大型输送变电换流站环境噪声污染治理

已有工程应用

在更大范围内,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噪声标准要求下的示范应用。不同布置和空间条件下,技术的应用适用性

50

阻尼弹簧浮置板轨道隔振技术

以研发的阻尼弹簧隔振技术为基础,采用大荷载阻尼弹簧隔振器和浮置板道床工艺技术有机结合,阻尼弹簧浮置板轨道隔声装置的隔振效果≥25dB ,每个阻尼弹簧隔振器的承载能力30~80k N,隔振系统阻尼比为0.05~0.08; 满足国家《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规定的居住、文教区标准要求。

城市交通噪声隔振

已完成中试

解决抗冲击负荷和小型化及相应的铺设工艺、隔离层施工到浮置板鼎升、轨道调整等工装技术问题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