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答记者问
(2011年5月)
中国银监会起草了《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拟确立我国银行业杠杆率监管政策的总体框架,现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除了在《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中涉及的杠杆率最低监管要求和过渡期等问题之外,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还就《办法》的其他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办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本次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现行监管制度的全面反思。金融体系资产负债表过度扩张、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所导致的杠杆化程度过高,被广泛认为是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危机之后“去杠杆化”过程的艰巨性及其对实体经济造成的负面冲击,更使得控制金融体系的杠杆化程度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目标。同时,本次金融危机也显示,尽管危机前西方主要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处于较高水平,但其杠杆化程度仍在不断扩大,表明单靠风险加权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尚难以有效控制银行的杠杆化程度。尤其是,一些商业银行利用复杂的经济资本模型套利,变相降低了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削弱了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针对危机显示的问题,目前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即应在现有的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之外,引入简单、透明、不具有风险敏感性的杠杆率指标,有效控制银行体系的杠杆化程度。根据二十国集团和金融稳定理事会的要求,巴塞尔委员会积极推进了全球统一的杠杆率标准设计工作。2010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Basel Ⅲ),明确了杠杆率的国际监管标准。
银监会根据第三版巴塞尔协议(Basel Ⅲ),在参考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家监管实践和对中外资商业银行进行广泛调研、进行定量测算的的基础上,制定了《办法》,并征求了主要商业银行的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对《办法》做了进一步修改,拟在上网公开征求意见并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正式发布。
问:《办法》制定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些?
答:一是立足国内银行业实际,充分落实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是《办法》起草和修改的主要依据。《办法》在杠杆率的分子、分母等各项要素和杠杆率的披露要求等方面与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保持了一致。同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总体水平较高的特点,在杠杆率最低监管标准和过渡期安排上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