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准确适用
《规定》的弹性条款。考虑到禁止令系新设制度,为了更好适应具体案件的复杂情况,
《规定》对有关问题的规定还相对比较原则,并设置一些兜底条款。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结合
《规定》第
一条、第
二条对禁止令宣告条件及确定禁止令具体内容原则方法的规定,准确适用相关规定。例如,
《规定》第
三条第(三)项规定:“利用从事特定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犯罪的,禁止从事相关经营活动”,如被告人因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被适用缓刑的,根据犯罪情况,可同时作出禁止被告人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决定;
《规定》第
五条第(五)项规定“禁止接触其他可能遭受其侵害、滋扰的人或者可能诱发其再次危害社会的人”,如被告人因非法持有少量毒品被判处管制的,根据犯罪情况,可同时作出禁止被告人接触吸毒人群或者有毒品犯罪前科的人员的决定,等等。
问:如何准确把握禁止令的适用条件?
答:根据
刑法第
三十八条第二款、第
七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况,可以同时作出禁止令,而不是一律必须宣告禁止令。为防止禁止令的不当适用,
《规定》第
一条对禁止令的宣告条件作了进一步明确,规定“人民法院根据犯罪,认为从促进犯罪分子教育矫正、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出发,确有必要禁止其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的”,可以依法宣告禁止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