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全面提升医疗机构财务、会计管理和监督水平--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就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及审计五项制度答记者问

  第三,维护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财务方面的管理。医改意见提出要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财会管理是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济管理工作的中心,也是机构内部管理的重要杠杆,客观上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务、会计制度,进一步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为加强医疗机构经济管理、维护公益性提供决策依据,加强经济核算,完善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基于上述原因,财政部会同卫生部等有关部门本着有利于医疗机构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科学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逐步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有利于政府切实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加强医疗机构审计监督,保障医疗机构财务行为和会计核算合法、科学、规范、透明的原则,在大量调研、多次座谈和反复研究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同步推出了五项制度。

  问:与原有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相比较,新修订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有哪些变化?

  答:根据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要求,新修订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点,强化了医院的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在医疗药品收支核算、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会计科目和财务报告体系、医院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等方面凸显了一系列重大创新。具体来说:

  第一,强化预算约束与管理,将医院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维护预算的完整性、严肃性,杜绝随意调整项目支出等问题,促进医院规范运营。新制度明确规定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并规定地方可结合实际,对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等多种管理办法的试点。在明确医院预算管理总体办法的基础上,与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相衔接,新制度对医院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等各个环节所遵循的方法、原则、程序等做出了详细规定,并明确了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财政部门以及医院等主体在预算管理各环节中的职责。

  第二,夯实资产负债信息,加强资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全面、真实反映医院资产负债情况,为严格规范医院筹资和投资行为提供有力的政策依据。新制度规定,医院要完整核算所拥有的资产和负债,全面披露资产负债信息,客观反映资产的使用消耗和实际价值。同时强化管控手段,限制非流动负债的借入,严格大型设备购置、对外投资论证报批程序。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