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文化部财务司有关负责人就《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答记者问

  《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是文化馆用地选址和总平面规划设计时确定所需用地面积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和审批文化馆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建设用地规模的依据;是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核定和审批建设项目用地面积的依据;也是编制城市规划确定文化馆发展用地的依据。

  记者:《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的主要突破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确定了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的规模分级和项目构成,给出了公共图书馆的总建筑面积和分项面积控制指标,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建设选址、总体布局的原则要求,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求。该标准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确立了以服务人口为主要依据确定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的原则。服务人口被界定为服务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按照这一原则,今后公共图书馆的规模大小,不再完全取决于行政级别,而主要服从于服务人口。

  二是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基于公共图书馆建设现实水平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控制指标体系。以服务人口为主要依据确定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规模,需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控制指标来实现。该标准在广泛调研、国内外比较、海量数据分析概括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未来5至10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控制的主要指标,如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6至1.5册,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坐席0.3至2个,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6至23平方米,同时还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每平方米藏书量、单个阅览坐席占用面积、使用面积系数等基本测算指标。为了增强适用性,标准还引入了服务功能、文献资源的数量与品种,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三个因素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规模加以适当调整。

  三是提出了体现现代图书馆理念、与现代图书馆服务方式相适应的公共图书馆布局与建设要求。该标准将公共图书馆的用房项目分为8大类41项,提出了各类用房的面积比例,以及在不同规模的公共图书馆设置与否的指导意见,对公共图书馆的总体布局、外观造型、室内装修、环保节能、防灾防火、建筑设备等提出了原则要求。

  四是重视公共图书馆的环境建设。为改变以往公共图书馆建设重房屋建筑、轻环境建设的倾向,该标准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环境建设的要求。如明确规定了公共图书馆的选址条件;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建筑设备和图书馆技术设备;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的场地包括人员集散场地、道路、停车场、绿化用地等;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的技术设备包括电子计算机、网络设备和相关外围设备等12类,并要求公共图书馆的室外道路、围栏、照明、绿化、消防设施、管线沟井等室外工程应统一规划建设。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