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副部长 姜力]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的逐步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基金会越来越多是一个趋势。除了现有的30亿的基础上,还有多大的资金量来设立基金会,现在应该说还没有一个准确的估计。但是现在已经有很多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到国家民政部和地方的民政部门做咨询,他们都有意愿设立非公募和公募基金会。
我估计在今年的6月1日,《
基金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后,会有个人和企业注册基金会集中的一段时间,民政部门将定期向社会公布基金会成立的情况和基金会数额的情况。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 李本公]
基金会为了保证基金的增值和保值,要开展一些经营活动。过去的
基金会管理办法,对基金会开展基金活动限制的很死,而这次新的《条例》在这方面给基金会留有比较大的空间。只要遵循合法、安全、公正的原则,并且按照基金会章程,经过理事会的特殊程序通过,这个特殊程序就是以讨论包括投资这类重大问题时,必须通过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才有效。
符合这些原则,可以进行基金会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投资,购买国库卷,或者进入证券市场,或者进行其他投资。作为登记管理机关,对基金会进不进入证券市场,我们既不鼓励,也不遏制,因为这是基金会自己的事情。基金会对今后的证券市场有没有影响,有多大影响,我们无法估计。
[公益时报记者]
第一个问题,有人说,随着基金会新的管理条例出台,将迎来中国财富的第三次分配,第一次是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第二次是中国税收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第三次就是通过基金会这种社会公益性组织实现财富再分配,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目的。请问姜副部长,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新的条例在社会财富三次分配过程当中涉及到税收问题,随着新的条例出台,国家会不会出台相应的配套的关于减免税的政策?
[民政部副部长 姜力]
我也这样认为,基金会的设立和日益活跃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也是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拉大,就业矛盾加剧,区域经济差距增大,环保受到一定影响等等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