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津补贴政策还没有完全到位。实施新机制前,许多学校通过向学生收取各种费用发放教师津补贴;实施新机制后,由于严格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并制止乱收费,学校失去了发放教师津补贴的资金来源,一些地区教师实际收入下降。随着逐步规范公务员津补贴,一些地方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差距拉大。另外,一些地区农村教师住房条件普遍较差,医疗、失业和养老保险政策尚未落实,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仍然明显
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共同努力,不断促进教育资源的统筹安排和均衡配置,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短期内难以消除。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近几年,中央财政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向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倾斜力度很大,但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历史欠账多等原因,教育基础仍然较差。一些农村学校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大量由边远、贫困农村向乡镇、县城流动,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不同地区间师资力量的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初中大班额现象比较普遍。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农村初中大班额比例达到68%,全国有64个县的初中全部是大班额,其中50个县在中西部地区。目前,全国还有42个县未实现“普九”,这些县全部在西部地区,其中有7个是边境县,20个县在海拔4000米以上,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在城市,义务教育不均衡的主要反映是择校问题依然严重,这仍是群众关注的热点。此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有待进一步保障。在一些地方,部分随迁子女还不能及时入学。对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有些地方政府支持不够。
(四)农村中小学校舍和日常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的危房比例仍然较高。据教育部反映,2007年,全国普通中小学危房面积3358万平方米,占普通中小学校舍面积总数的2.48%,其中90%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农村。云南省小学、初中危房比例最高,分别达到20%和11%,其中D级危房占85%以上。这次汶川特大地震对灾区学校造成了严重破坏,相当部分校舍需要重建。据四川省统计,共有159个县近1.4万所学校受灾,其中义务教育学校和完全中学占91%,各级各类学校直接经济损失303.5亿元。据甘肃省统计,共有8600多所学校校舍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不少校舍没有列入国家资助的灾区中小学校舍维修加固资金项目,而地方财政困难,难以进行修缮。另外,一些学校的安全教育还没有落实,在消防、交通、卫生等方面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