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执行情况的报告(1996)

  自然资源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保护资源与保护环境同等重要,两者不可偏废。否则,就会使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我国资源的总量虽不算少,但人均占有量低,加之资源消耗过量,破坏严重,浪费很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各级领导要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增强保护资源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这件事摆上议事日程。要在积极保护的前提下,坚持开发(开源)、节流并举的方针,把节约放在首位,科学合理地综合利用资源。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积极保护现有资源。当前,要下大力气扭转资源破坏屡禁不止的现象,提高全社会的资源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大资源保护的执法力度。
  第二,做好资源节约工作。特别是抓好节水、节地、节电、节煤、节材等项工作。北京、天津水资源极为匮乏,因此,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京津两市的生存和发展。当前,在节水方面,一是不要再兴建耗水量过大的工业项目,对已有的耗水多的企业要严格控制发展规模;二是工业企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内部挖潜,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三是农业要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广泛采用滴灌、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四是沿海城市可将海水用于环境卫生、电力工业冷却水等。
  第三,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加其中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当前要结合企业“三改一加强”,加大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采用清洁工艺,推行清洁生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物耗。工业要建立起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生产体系,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都要把资源节约放在优先地位。要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起以节水、节地为中心的集约化生产体系。
  第四,加快废旧物资资源化步伐。三市废旧物资比较多,一定要注意回收利用,变废为宝。这也是资源“开源”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寻找稀缺资源的替代品。
  第五,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提倡祟尚节约、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反对铺张浪费的作风,树立节约为荣的道德风尚。要把节约资源的教育长期不懈地抓下去,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第六,要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海洋意识,牢固树立海洋的国土、资源和国防观念,大力开发海洋,保护海洋,使海洋成为我国下个世纪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五)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环境和资源
  当前,在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执法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环保法律太软。法律不严,难以震慑各种环境违法犯罪行为,难以遏制污染的加剧和蔓延。现在,贩卖几十克毒品可以处以极刑,而污染一条河,危害几十万、上百万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却难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这无论如何是不合理的。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在有关法律中设立破坏环境罪,对重大案件要加重刑事处罚,增强法律效力。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