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居高临下的一把手们洋洋自得,不断自我膨胀。尽管不可能像封建时代那样对人随意颐指气使、擅作威福,但除非是圣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谁能避免自己不变得贪图享受、气量狭隘、骄傲自大、进而独断专行、飞扬跋扈起来?人都会有世俗层面的追求,渴望被尊重,希望获得成就感,但这样的环境下只会刺激人的这种欲望被畸形地放大,让人沉溺于这种氛围中不能自拔。健康的灵魂也就不可能不逐渐受到“腐蚀”。“人民公仆”又怎能不会产生特权者的心态呢?广州越秀区的打人常委,不就是个被捧坏了的“官威四溢”的典型吗?沉浸在权势之中,理所当然地会觉得不论到哪里,都应获得与他特殊身份相一致的特别照顾。于是,让他与别人一样挪动行李,自然会火冒三丈了。的确,“一把手”的位置给了他们常人不能获取的资源供其享受,要在这样一种集中了各种“浮华”与“虚荣”之下的处境中塑造一个守身持正、坚持理想、坚持信念、淡薄名利的道德君子来,不亦难乎?尽管经常说要筑牢思想防线,从精神上教育干部要“拒腐防变”,但一把手制度为领导干部们所创造的现实的生活情境却能使这种精神说教变得绵软无力,如若过耳之风。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个被精神腐蚀的被领导者们。他们一方面可能在背后怨声载道,对一把手的种种作法以及特权地位表达了不满,但另一方面也积极地参与并强化这种等级感,也很自觉地“捧领导的臭脚”,严格遵循种种标示领导尊严和特权的仪式,只要在不超越自己通常行为底线的范围内,尽量以自己的表现和行动突出领导的权势地位。他们这样做既是被迫的,又是自愿的。作为新人,这已经是组织不知从何时起形成的固有工作氛围,他不可能打破,只能适应。因此这样做也就成了融入整体,融入工作环境的需要。但同时也是他们个人职业成长发展的需要。因为一把手既然掌握着组织权力,掌握着对工作督导与质量审查的权力,那么他们只能以讨好领导、维护领导权威的方式行动。毕竟,个人不可能忤逆了领导的权威,还能使领导认可自己的工作成果与工作能力。尤其是这种被捧得已经气量狭隘的领导就更不可能了。甚至被领导者本身的职业目标就是去获得一把手那样的地位。于是,尽管国家公职人员的进入已经基本制度化了(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人的因素,比如在面试、政审环节,依然可能发生从制度选人向领导选人转化的情况),进入之后的职位晋升也开始部分地尝试以制度选人了,如各种遴选公选,但由于主流依然是人的因素发挥决定性作用。所以,把向一把手方向发展作为职业目标的人,在走“群众路线”的同时,不走“上层路线”,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只是同僚认可,令“民主测评”过关根本不够。被领导者们只能绞尽脑汁地向一把手靠拢,拉近私人距离。既讲业绩工作,又要打好“感情牌”。由于上下级地位分明,这种成功的靠拢必然带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影响,使得其结果就可能是产生一种类似扈从制的、夹杂于工作关系中的私人关系。质言之,就是各种类型的裙带关系——如老领导老部下、门生故吏等等。可以想象,奔着“一把手”充满所谓有“成就感”的生活,靠天天捧着领导,并以这种方式“锤炼成长”起来的干部,有才能干或许也是实打实的,但是精神境界、道德层次有可能不受到制度的矮化、甚至腐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