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渎职罪证据标准论纲

  

  (2)渎职罪的地点证据。渎职罪的犯罪地点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作出渎职决定或者不履行职责的场所。渎职罪犯罪地点的证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决策场所的证据。第二,履行职责场所的证据。第三,口头决定的现场证据。


  

  (3)渎职罪的动机证据。渎职罪的动机证据主要有以下两个类型:第一,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动机证据。徇私的动机证据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徇私情的证据。二是徇私利的证据。第二,作为从重情节的动机证据。


  

  (4)渎职罪的目的证据。渎职犯罪的目的主要有独立型、帮助型和盲目型,其证据的数量标准应当结合不同目的型的构成情况,加以收集并以求达到最佳水平。第一,独立型目的。渎职罪的犯罪嫌疑人通过自己的渎职犯罪所要达到的目的,有些是独立完成的,不受他人的影响,或者与他人的犯罪目的没有直接关系,即使是有关系也要其自己承担刑事责任。第二,帮助型目的。有些渎职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目的是基于对他人犯罪的帮助。如有些滥用职权案件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职权的滥用客观上具有帮助管理对象危害社会的作用。第三,盲目型目的。对有关的渎职案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有些渎职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目的是盲目的,特别是过失类渎职罪更是如此。我们把玩忽职守型渎职罪的犯罪目的,称为盲目型。


  

  犯罪目的是犯罪的情节之一,反映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程度。在没有把犯罪目的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情况下,犯罪目的对衡量行为人的社会危害性具有重要意义。收集渎职罪中盲目型的犯罪目的证据要紧紧把握过失型渎职的主观过错类型,即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还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从而确定其是盲目型犯罪目的。


  

  (5)渎职罪的情节证据。犯罪的情节是犯罪过程中各种情况的综合反映,概括地讲,犯罪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手段、结果等都可以成为犯罪情节的构成要素。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情节证据,是指除其他犯罪要素之外的情节,主要是犯罪前后及犯罪过程中具体表现的证据。这种表现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法定情节的证据。具有法定从轻、从重或者免除处罚情节案件,检察机关在收集渎职犯罪证据的时候要注意收集这方面的证据。二是酌定情节的证据。


  

  酌定情节,主要是指根据犯罪嫌疑人犯罪前后和犯罪过程中的表现所折射出的主观恶性大小,从而成为对其定罪量刑的情况细节等参考因素。收集酌定情节的证据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犯罪前的表现。二是犯罪中的表现。三是犯罪后的表现。犯罪后是积极抢险救援,还是逃避追究或者贪生怕死进而躲避等证据的收集对正确认定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