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政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之道
——在第四届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孙国东
【关键词】西政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全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和诸位同道: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能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来到美丽的歌乐山下同诸位朋友一起切磋学问、砥砺思想!首先,我必须代表今天出席会议的全体博士生对东道主西南政法大学为本次论坛所做出的周到安排和细致工作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我们知道,西南政法大学作为中国法学的“黄埔军校”一直都是中国法学教学与科研的重镇。数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南政法大学不仅为中国培养了层次最高、人数最多的法律精英;而且也一直位居中国法学研究的“第一梯队”。正因此,在包括我在内的众多法科学生的心中,“西政”一直都是中国法学的一块圣地;而歌乐山——借用陈兴良老师的话讲——“似乎……有一种仙气,从歌乐山走出的学生都有一种成仙得道的感觉”。今天,当我怀着十分虔诚的心情第一次来到这里,我既领略到了西政法律人的特有风骨,事实上也了却了我自己多年来的一个心愿。这么说,绝不是宾主之间的客套之语和迎奉之辞,而的确是我的真实感受!而且,我想就像我们对“西南联大”的情怀一样,法科学生的那种“西政情结”事实上更多的是对一种久违的大学精神的向往!
记得西政校友梁治平老师曾经这样满怀深情地回忆自己的母校——西南政法大学;他说:“同今天的许多大学相比,我的大学简陋、残破和狭小得不宜称为大学。但那确确实实是我的大学。我这样说,并不只是因为我曾经把一段青春留在了那里,也不简单是因为她一直被人们叫做大学,更不是因为我认为大学只应如此。我的大学之所以无愧于大学之名,是因为她保有一种开放、自由和平等的精神。我曾经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在其中成长,了解世界,认识自己。”的确,从根本上讲,正是“开放、自由和平等”这种集中体现大学意旨的精神成就了法学界的“西政现象”,也成就了法律人心中的“西政情结”。
今天,在“西政78级第十一班”班长邓正来老师和张文显老师的倡导下,本着“知识平等”、“培养后学”的精神,我们才有了法学界第一个真正以博士生为中心的学术论坛,也就是这个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在我看来,这一论坛的出现既是对当下主流的“资历本位”的学术会议制度的一种挑战,事实上这种“知识平等”、“培养后学”的精神也是对“开放、自由和平等”的“西政精神”的一种接续和升华。因此,法学理论博士生论坛不仅对中国法学学术有着特殊的价值,而且她在“西政”召开更是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在我心中,面对该论坛在体制内艰难成长的现状,我甚至有个非常个人化的特殊期待——我甚至希望这一论坛可以作为贵校的“品牌论坛”永久性地落户西政。当然,这只是我一个美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