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奴隶制的终结及其意义

中国奴隶制的终结及其意义


周永坤


【摘要】人口买卖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1906年清两广总督兼南洋大臣周馥上书禁革人口买卖,对人口买卖进行了道义上的彻底否定。此后,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两次分别上《人口议》和《奴婢议》,对种种维护奴隶制的理论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批驳。经过有识之士持续不断的努力,1910年的《钦定大清刑律》终于彻底废除了奴隶制,但是该法规定的生效日期则是民国时期的1912年。中国奴隶制的废除无疑是世界人权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最终实现及人们以它的集体遗忘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法理问题。
【关键词】奴隶制;废除;意义
【全文】
  

  191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廷下谕颁布《钦定大清刑律》。在这部现代刑法典里,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的人口买卖制度被彻底禁止,主奴名义在法律上绝对成为非法,这在立法上敲响了中国奴隶制的丧钟。这一划时代的事件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国人权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之事件之一。它在一个世界人口第一大国里消灭奴隶制,无疑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大事。因此,对它的经过作一个描述并作出评价,无疑是有意义的。


  

  一、开天辟地的悫慎公奏折


  

  这一人类法律史上的巨变讯肇始于两江总督周馥一封伟大的奏折——《禁革买卖人口折》。周馥(1837—1921),清末重臣,曾任山东巡抚、兵部尚书等要职。1904年9月,周馥署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上《禁革买卖人口折》就发生在周馥两广总督兼南洋大臣任内。周馥奏折的直接起因是当时一件涉及中英司法裁判权的重大社会危机:即所谓的“大闹公堂案”。而“大闹公堂案”则缘于一件看似平常的刑事案件:黎黄氏贩卖人口案。


  

  广东中年妇女黎黄氏,系四川官员黎某之妻。黎某在任内因病身故于川,其妻扶柩经上海回广东老家,随身带有自家婢女及为亲戚家所买婢女十余人。依照大清律,当时的婢女买卖是合法的。可当轮船到达上海时,租界外国巡捕见一中年女子带着数量庞大的幼年女子,怀疑涉嫌人口拐卖,遂将其带回捕房协助调查,后起诉至会审公廨。1905年十一月十二日(公历12月8日),上海会审公廨谳员关炯之、金绍成与陪审官英国副领事德为门开庭审理此案。审理结果是,中国法官认为证据不足,应将人犯羁押候审,补充调查,传召相关证人,两位副陪审并无异议。但在将黎黄氏关押于何处这一问题上,中国主审官和英国陪审官间发生了激烈争执。中国法官认为依法应将她送进公廨的女所关押;而陪审的英国副领事则主张应拘押于西牢,双方各执己见。为此,巡捕与公廨堂役开始争夺人犯并继而引发冲突。随后会审公廨中的中方衙役和租界巡捕也卷入冲突。另一中国副陪审上前劝止,遭到巡捕持棍袭击,官服被扯破,朝珠散落一地。最终因租界巡捕人多势众,黎黄氏被强行带往“西牢”收押。


  

  黎黄氏被押往西牢后,主审官关炯之在清点现场后即赶赴上海道台呈报事件发生经过,并愤然提出辞呈。英国领事大闹公堂的消息见报后,上海滩民意哗然。数千名商人在上海商务所前集会,社会各团体发出告同胞书,并通电外务部和商部,要求租界巡捕房释放黎黄氏,并惩罚在会审公廨闹事的巡捕。外国领事团则断然拒绝。于是冲突不断升级,参加罢工、罢市的上海市民人数不断增加,群情激昂的民众冲入巡捕房,手持砖石与巡捕发生冲突,19日,巡捕向群众开枪,死伤三十多人。会审公廨以“胁迫罢市”罪名,判处市民数人10年以下徒刑。最后,双方通过谈判达成了协议,黎黄氏被释放。[1] 事件得以平息。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