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古今中外审羊记

古今中外审羊记


王学堂


【关键词】智慧;审羊记
【全文】
  

  “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


  

  皋陶得力的助手,那头半熊半羊的独角兽学名叫“廌”,又称“獬豸”,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


  

  《异物志》有记载,“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


  

  凭借“廌”的正直和公正神力,皋陶往往断案神妙,较好地维护了各部落的治安,夏禹曾一度极力推荐皋陶作为继承人接自已的班,但终因皋陶先其离世而作罢。


  

  出了大力,为皋陶屡破奇案的“廌”成了我国“灋”(古法字)的起源。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说:“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不仅如此,后来的司法官员竟也被冠名为“御廌”。


  

  羊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裁判官。


  

  但羊可以为人作裁判,但如果之间羊有了纠纷怎么办?


  

  2010年7月10日,陕西省府谷县公安局清水派出所辖区的王某在与赵某在一起放牧时因两只羊丢失,王某遂怀疑自己的羊混入赵某羊群,所以指使其弟去赵某羊圈把“自己的羊”拉了回来。


  

  7月11日赵某报警。


  

  这样的案件该怎样办?


  

  我们看一个常规的手法。


  

  2000年云南曾出了个“亲牛鉴定”的新闻。“亲牛鉴定”的起因是赵家丢了一头小牛,8个月后,他从山上“寻”回了一头像自家走失的牛。而邻村的毕家上门讨牛,要求赵归还。在赵拒绝归还后,毕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令赵将牛归还他。法院经审理,由于赵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实他从山上牵回的牛是他家丢失的,而毕家有大批证人作证牛是毕家的。一审根据当时的证据,判决赵将牛返还给毕。


  

  按理说,这一“牛官司”到此也就审结了。


  

  谁知,赵姓农民不肯善罢甘休,而到省城请律师,并向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上诉状。这无疑是给人民法院出了道难题:考证人的血缘关系可以靠“亲子鉴定”,那么考证牛的归属靠什么呢﹖


  

  赵姓农民硬是凭着一份权威机构出具的“牛的亲子鉴定报告”赢得了诉讼,终于牵回了自家的牛。


  

  给牛做“亲子鉴定”,这在全国来说是特例,这个颇具戏剧色彩的真实案例也实在耐人寻味。做“亲牛鉴定”,由于没有先例,鉴定费高达7000元,这笔钱足够买几头牛。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