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吕艳辉,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注释】因给付的财源不同以及受给资格和受给额要求不同,行政给付可大体分为公共救助性给付和保险性给付两大类,前者的给付资金靠赋税保障,后者主要依赖受给者及其雇主的保险金,二者在运作中的副作用表现有同有异,后者会涉及雇主、企业的社会负担。为论述方便,本部分主要分析公共救助性给付运行中的弊端。
行政给付的侵益性还表现在对具体相关人的影响方面。由于国家公共财产和公共资源的有限性,对部分人给付意味着对其他人不能给付或起码不能足额给付,如当存在处于竞争关系的复数申请人时,对竞争关系中的任何一方申请人予以给付,对于另外的非受给者来说,就具有侵害性的效果。但这是微观的效果,本文不予讨论。
【参考文献】{1}[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2000.
{2}姜明安.行政法与
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法]弗里德里克·巴斯夏.财产、法律与政府[M].秋风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4}于立深.给付行政中的警察权力[A].杨建顺.比较行政法[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德]克劳斯·奥菲.福利国家的矛盾[M].郭忠华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6}[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8}[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下)[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9}[美]罗伯特·诺奇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M].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0}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1}金自宁.风险社会中的给付行政与法治[A].杨建顺.比较行政法[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2}[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张瑞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3}[英]拉里·埃里奥特丹·阿特金森.不安全的时代[M].曹大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4}陈新民.公法学札记[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5}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6}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17}[英]内维尔·哈里斯.社会保障法[M].李西霞,李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8}林嘉.社会保障法的理念、实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9}裘援平,柴尚金,林德山.当代社会民主主义与“第三条道路”[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
{20}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1}李洪雷.其他承担行政任务的主体[A].应松年.当代中国行政法[C].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