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企业适法计划与企业犯罪预防

  

  (三)内外机制


  

  企业适法计划上述三方面积极作用的发挥,不但取决于企业的内部实施机制,而且受到外部机制的重要影响。这里所谓内部实施机制,包括企业内部的行为规则、组织方式、实施程序、人员配置、内部制裁等。所谓外部机制,简单而言,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指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与执法机关的针对企业适法计划所进行立法与执法活动,如规定企业适法计划的法律地位、有效性的判断标准等。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立法与司法应该起到不但需要起到鼓励企业的作用,而且应该发挥保护企业内部实施企业适法计划的人员以及进行举报的人员。


  

  第二,是在企业、国家之外的,作为第三方的有社会成员个体所组成的各类社会组织通过游行、集体抗议、信息通报、公开谴责等实现的自发监督活动。不言而喻,企业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执法机关的管理活动是有限的,不可能时时刻刻对企业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而且现代法治原则也不可能允许执法机关如此作为。所以,为了对企业形成持续的外部压力,促进其制定、实施企业适法计划的积极性,在立法、执法与司法活动之外,作为补充,应该让社会组织有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空间。


  

  结语


  

  以上,本文在回顾、分析企业适法计划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参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立法与判例,对企业适法计划受到重视的原因以及其可能对企业刑事责任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针对现在理论界对于企业适法计划的否定论观点,从社会损失、司法成本等不同方面,分析了企业适法计划可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从企业犯罪原因的多元性出发,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企业的组织结构日趋复杂,而“一般认为,如果组织情况变得复杂,企业内部的沟通就会变得困难,经营层面的控制相应就会变得困难。此外,企业决定权的分散化、决定自由度的提高的反面,个人的责任就会减少,因此,就会出现违法行为增加的趋势。”[40] 所以,遏制企业犯罪需要制定并实施综合性的预防政策。在这个综合性的预防政策之中,作为三方主体,国家、社会与企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作为构成要素,刑事处罚、行政制裁、市场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企业适法计划等之间也必然会产生联系,交互作用。所以,权力机关需要对作为企业预防政策核心的企业适法计划表示出充分重视,采取措施,提高企业自律的积极性与动力,推动企业制定、实施内部违法行为发现与预防计划。


【作者简介】
周振杰,北师大刑科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注释】关于单位犯罪预防政策,详细参见周振杰、刘科:《中国的企业犯罪预防政策:现状与未来》,载《早稻田大学高等研究所研究纪要》,2010年第2卷,第61-74页。
Philip A. Wellner (2005), Effective Compliance Programs and Corporate Criminal Prosecutions, Cardozo Law Review, Vol.27, No.1, p497.
See United States Sentencing Commission, Federal Sentencing Guidelines for Organizations, available at http://www.ussc.gov/orgguide.htm.
See Molly E. Joseph (1997-1998), Organizational Sentencing, 35 Criminal Law Review, Vol. 35, p1018.
See Diana E. Murphy (2002), The Federal Sentencing Guidelines for Organizations: A Decade of Promoting Compliance and Ethics, Iowa Law Review, Vol.87, p699.
David Axelrod, etc, Corporate Compliance Programs in the Aftermath of Sarbanes-Oxley, Program of the Ad Hoc Committee on Corporate Compliance, ABA Business Section Spring Meeting, Los Angeles, CA Friday, April 4, 2003, pp.2-3.
甲斐克则、田口守一编:《企业活动与刑事规制的国际动向》,信山社2008年版,第428页。,第428页。
麻生利胜:《企业犯罪预防的法理》,成文堂1999年版,前言。
参见 川崎友己:《企业刑事责任》,成文堂2004年版,第292 以下。
应当指出的是,在等同原则与代理责任之外,英美国家也根据严格责任、绝对责任来追究企业的刑事责任,但限制在轻微的行政犯范围之内。See Thomas J. Bernard (1984),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Criminal Liability, Criminology, Vol.22 No.2.
See Richard S. Gruner (2009), Corporate Criminal Liability and Its Prevention, New York: Law Journal Press, p4.02 .
See Allens Arthur Robinson (2008), corporate culture as a basis for the criminal liability of corporations, Report for the United Nations Speci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Secretary-General on Human Rights and Business, available at http://198.170.85.29/Allens-Arthur-Robinson-Corporate-Culture-paper-for-Ruggie-Feb-2008.pdf.
Jonathan Clough and Carmel Mulhern (2002), The Prosecution of Corpor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188.
Jonathan Clough and Carmel Mulhern (2002), The Prosecution of Corpor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2-3.
See Program of the Ad Hoc Committee on Corporate Compliance, Corporate Compliance Programs in the Aftermath of Sarbanes-Oxley: “the Time has Come, the Walrus Said----”, ABA Business Section Spring Meeting (Los Angeles, CA, April 4, 2003), p2.
Framcesca Chiara Beviliacqua(2006), Corporate Compliance Programs under Italian Law, available at www.ethikosjournal.com.
参见田口守一、甲斐克则、今井猛嘉、白石贤编著:《企业犯罪与适法计划》,商事法务2007年版,第20以下。
Framcesca Chiara Beviliacqua(2006), Corporate Compliance Programs under Italian Law, available at www.ethikosjournal.com.
See Molly E. Joseph (1997-1998), Organizational Sentencing, 35 Criminal Law Review, pp1027-1030.
樋口亮介:《法人处罚与刑法理论》,东京大学出版会2009年版,第2页。
参见山口厚:《刑法总论》,有斐阁2001年版,第32页。
神山敏雄:《日本的经济犯罪:其实情与法律对应》,日本评论社2002年版,第276页。
关于过失推定说对企业适用的背景以及发展等详细情况,参见樋口亮介:《法人处罚与刑法理论》,东京大学出版会2009年版,第10页以下。
神山敏雄:《日本的经济犯罪:其实情与法律对应》,日本评论社2002年版,第278页。
山口厚:《刑法总论》,有斐阁2001年版,第36页。
参见山中敬一:《刑法总论》,成文堂2008年版,第386页。
参见山口厚:《刑法总论》,有斐阁2001年版,第208页。
前田雅英:《刑法总论》,东京大学出版会2006年版,第262页。
关于反对者对危惧感说的批判以及支持者的回应,参见板仓宏:《现代社会与新刑法理论》,劲草书房1980年版,第117页以下。
前田雅英:《刑法总论》,东京大学出版会2006年版,,第271页。
田口守一、甲斐克则、今井猛嘉、白石贤编著:《企业犯罪与适法计划》,商事法务2007年版,,第115页。
山口厚:《刑法总论》,有斐阁2001年版,第211页。
川崎友己:《企业的刑事责任》,成文堂2004年版,第300-301页。
关于上述两公司的企业适法计划以及实施情况,See Kimberly D. Krawiec (2005), Organizational Misconduct: Beyond the Principal-Agent Model, 32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Law Review,Vol.32,pp.571-614.
Charles Barnes(2009), Why Compliance Programs Fail: Economics, Ethics and the Role of Leadership, HEC Forum,VoL.19, No.2, p109.
Philip A. Wellner(2005), Effective Compliance Programs and Corporate Criminal Prosecutions, Cardozo Law Review, Vol.27, No.1, p16.
Andrew Weissmann with David Newman (2007), Rethinking Criminal Corporate Liability, Indianan Law Journal, No.82, p419.
根据该法规定,下列行为为商业贿赂行为,应当予以禁止并给予处罚:公司(包括公司官员、董事、雇员、公司的代理人或为了公司利益而行为的任何持股人)为了获得或保持业务或将业务给予某人,而给予任何外国官员(外国政党、政党官员或政治机构的候选人)金钱,或为其支付或承诺为其支付 (包括授权做出此类承诺)任何财物;明知第三人为了协助其获得或保持业务,会将向其支付的金钱的一部分或全部直接、间接或承诺给予外国官员(外国政党、政党候选人或政党官员),而向该第三人支付。
参见周振杰:《美国反商业贿赂的经验与启示》,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6期,第47-49页。
白石贤:《企业犯罪与丑闻的法律政策》,成文堂2007年版,第20页。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