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浅谈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浅谈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都燕果


【关键词】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全文】
  

  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血缘关系、政治关系高度一致的宗法政治制度。以政治、血缘双重标准构建“家”、“国”一体的宗法政权体制。“家”是西周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以血缘上的亲疏和血统上的嫡庶为标准,整个社会被划分成不同层次的“大宗”、“小宗”。


  

  在西周典型的宗法政治体制下,婚姻制度具有明显的宗法特征。西周宗法性婚姻制度为秦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效仿、采纳。


  

  根据宗法制度,婚姻的目的在于延续宗法血脉,《礼记 昏义》中记述婚姻“合两性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宗法制度注重亲疏、嫡庶的区别。为明确嫡庶,西周实行一夫一妻制。据《礼记 曲记》记载,西周时期,“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公候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明媒正娶的嫡妻只有一个,不得以妻为妾,也不得以妾为妻。因此,秦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均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


  

  婚姻关系的成立,必须得到家庭与社会的认可。就家庭而言,首先必须经父母同意,没有父母同意,男不得婚,女不得嫁;就社会而言,男女缔结婚姻,必须经媒人说合。“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这一原则,为后世沿用,形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制度。


  

  古代的婚姻礼仪。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


  

  一、纳采


  

  六礼之首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古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后世纳采仪式基本循周制,而礼物另有规定。


  

  二、问名


  

  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郑玄注:“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贾公彦疏:“问名者,问女之姓氏。”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