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人民的正义:正义理论的中国问题意识

  

  父权式正义是具有父爱心的家长垄断权力、并在家庭成员间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正义形式。父权式正义以集权为前提。父权式正义是从社会政治权力执掌与运行方式以及最高治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角度,对实存正义内容的认知。自上而下主导式的改革图式,以及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脱节的实践样式,决定了我们在总体上仍然秉持的是集权的社会生活方式。父权式的正义要求“家长”应是如柏拉图所说的“哲学王”,孔子所说的“圣人”、“贤哲”。这种正义奠基于“家长”德才兼具、且能对所有家庭成员无偏颇的一视同仁——只有“家长”德才兼具、并对所有家庭成员无偏颇一视同仁,才能使父权式正义获得存在的正当性。不过,正如柏拉图本人晚年所认识到的那样,尽管“哲学王”是最理想的治者,但是,在现实可行的意义上,法制是最好的统治方式。更为重要的,父权式正义的父权权威及其子民精神,与市场经济、与现代社会的独立人格及其主体精神,格格不入。父权式正义与中华民族2000多年家长制传统一脉相承,但却与近百年来的自由、民主求索南辕北辙。


  

  庸俗功利主义正义是将功利效益大小作为判断正义与否唯一标准的正义形式。庸俗功利主义正义是从社会政治活动价值目标的角度,对实存正义内容的认知。改革开放初期,发展国民经济,使人民免除饥饿,就是人民的最大利益,因而,它理所当然地是人民的正义要求。不过,此后,在大规模发展商品经济过程中,尤其是事实上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社会一切实践活动的主导价值原则之后,全社会事实上奉行了唯效率的GDP主义价值取向,庸俗的功利主义正义观在社会国家生活中事实上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在大规模的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过程中,国家、集体、多数人的利益,成了破除一切来自于私人权利方面障碍的充足理由。什么私人的正当财产、权益、权利,等等,都在冠冕堂皇理由之下弃若撇履。另一方面,金钱、财富、资本、权力,成了这个社会日常生活中事实上起支配作用的因素,并事实上直接成为了这个社会日常生活中用以评判是非善恶正义与否的价值标准。为了眼前的GDP,可以欺上瞒下,竭尽手段,不顾一切,可以不顾普通群众的私人利益,不惜牺牲自然生态环境。资本主义发展早期阶段曾普遍出现过的正义问题,在当代中国被压缩了的时空中,以特殊的方式再次呈现,资本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权力拜物教盛行。——不过,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过来自马克思为代表的社会批判思想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逐渐纠正了自身早期的那种庸俗功利主义正义观,在一定程度上扬弃了资本拜物教与货币拜物教,并将权力这头野兽拘束于民主政治的铁笼中。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