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经义决狱与汉代衡平法的形成和发展

  

  西汉中后期,学术研究已很盛行。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儒学兴盛,学派林立,《易》13家,《书》9家,《诗》6家,《礼》13家,《乐》6家,《春秋》23家,《论语》12家,《孝经》11家,小学10家;凡六艺103家,3123篇。西汉最高统治者对经学研究也十分重视,汉宣帝还亲自主持讲经等学术活动。据《汉书·宣帝纪》记载,孝宣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三月,“诏诸儒讲五经同异,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称制临决焉”。《汉书·儒林传》曰:“甘露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这是《汉书》记载的由西汉皇帝亲自主持召开的一次全国性的经学研讨会,会后还编有学术讨论纪要《石渠故事》。《石渠故事》后遗失。


  

  东汉时期经学学习、研究、讲授已达到昌盛时期。《后汉书·儒林传》记载:“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采求阙文,补缀漏逸。·一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明帝即位,亲行其礼。……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其后复为功臣子孙、四姓末属别立校舍,搜选高能以受其业,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章句,匈奴亦遣子人学。”这段记载说明了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时期经学研习的盛况。光武建武五年(即公元29年)修太学,汉明帝刘庄时亲临讲经时,“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可见盛况宏大。此后各地“别立校舍”,请师授业,匈奴人亦遣子入学,经学的影响已扩大至汉朝的有效统治之外。《后汉书·章帝纪》曰:建初四年(公元79年)十一月,“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议奏。”《后汉书·儒林传》曰:“建初中,大会诸儒于白虎观,考详同异,连月乃罢。肃宗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顾命史臣,著为通义。”可见,东汉时期由皇帝主持的经学研讨会为经常之事。为记录经学研讨会的研讨情况,皇帝史臣比照《石渠故事》编写经学研讨纪要,名曰《通义》,如东汉班固撰写的《白虎通义》今仍存。


  

  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驿站,对汉代经学理论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时学校有官学和私学两种,都以讲授儒家经典为主。汉武帝时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并为博士置弟子员。据《后汉书·儒林传》载:“昭帝时,举贤良文学,增博士弟子员满百人,宣帝末,增倍之。元帝好儒……更为设员千人,郡国置五经百石卒史。成帝末……增弟子员三千人。岁余,复如故。平帝时,……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云。”除此之外,汉代民间私学也很兴盛,如《后汉书·儒林传》记载:“周泽字稚都,北海安丘人也,少习《公羊严氏春秋》,隐居教授,门徒常数百人……蔡玄字叔陵,汝南南顿人也,学通《五经》,门徒常千人,其著录者万六千人。”西汉中、后期及东汉时期,学经、讲经之风非常兴盛,不辞万里寻师学经者数千百计。


  

  汉代经学研究、传播的兴盛,究其原因有二:其一,经学内容具有社会教化作用,对于修身、处事、治理国家都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参考作用。清代经学大师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一书中谈到经学的作用时说:“其微言大义实可为万世之准则。后之为人君者,必遵孔子之教,乃足以治一国;所谓‘循之则治,违之则乱’。后之为士大夫者,亦必遵孔子之教,乃足以治一身;所谓‘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此万世之公言,非一人之私论也。……当时儒者尊信‘六经’之学可以治世,孔子之道可为洪亮宏业、赞扬迪哲之用。” {4}6可见,儒学经典对修身、治世的作用。至于每一经学对修身、治世,对社会教化所起的作用,《礼记·经解》作了记述:“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六经”之外,《孝经》亦称为经。《孝经·纬钩命诀》曰:“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汉书·艺文志》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其二,学而优则仕之利禄路开,对仕途的追求以及藉之改变自己命运的渴望,进一步加剧了儒家经典的传播速度。凡学有用则盛,无用则衰。汉武帝时,儒家经典即被列为汉代选拔任用官吏的考试内容。《汉书·董仲舒传》载:“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此后,“明经”成为汉代官吏任职的必备条件之一。朝廷议礼、议政,无不引经;公卿大夫士吏,无不通一艺(经)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