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通过赞助奥运会等非凡营销手段,“东方魔水”健力宝跃升为中国饮料业的巨人,成为一面民族品牌的旗帜。1996年其销售额高达70万吨,比百事可乐还要多出20吨。后来,健力宝想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其上级主管——三水市政府却横加干预,不仅因为担心税收问题拒绝批复,还把其卖给了浙江国投。一个被众人看好的品牌就此衰落,并至今未起。
如今的王老吉品牌之争,政府的影子依然强大。作为国资委的企业,广药集团被广州市政府视为做大做强的“苗子”。虽然国有企业改革提了很多年,但其身上的机制不够灵活等行政色彩依然难以改变。用行政干预的手段经营企业,健力宝已经沦为先驱,王老吉难保不会重蹈覆辙。据媒体报道,暂时取得品牌战胜利的广药集团的经营思路,是把王老吉品牌进行品牌和种类的延伸,已经授权其他企业生产王老吉牌绿豆汤、龟苓膏和绞股蓝茶。对此,我很是担心。在中国饮料业高度竞争的状态下,实现多元化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再说授权企业资质如何更是有待考察,万一资质不佳,很容易让王老吉品牌受损。
再次,打悲情牌的加多宝集团正在奋起直追。
对于今天王老吉品牌的“流失”,加多宝集团不是没有预料,也不是没有准备。他没有忘记当初品牌使用合同中2011年底的截止期限,自2011年年底开始,就开始了“去王老吉化”:先是在王老吉红罐包装的一面上加大“加多宝”的字样;然后从2012年3月起,在电视广告宣传上,不再使用和“王老吉”相关的文字,取而代之的是“加多宝出品”的字样。
现在,在互联网、电视、地铁等媒体,随处可见加多宝集团的广告。据称仅2012年4月,加多宝集团投入的广告费用就有4亿元之多。对外加强宣传之外,为预防人才流失,加多宝集团还在内部进行了员工加薪等动作。
无论任何事业,决定因素归根结底在于人。而人的积极性的持久发挥要靠好的模式和制度。和国有企业相比,把王老吉配置给拥有灵活的民营机制的加多宝,更有利于它在竞争激烈的食品行业发展。试想有能力把“王老吉”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做得大红大紫,加多宝集团再打造另一个“王老吉”,也未必不可能。更何况,现在的加多宝集团已经争取到许多人的支持。
最近几年,“国进民退”一直是经济界和企业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在国有和民营之间,大部分人对民营企业持同情和支持的态度。在王老吉品品牌争夺战中失利后,加多宝集团除对裁决表示遗憾和失望外,还大打悲情牌,感叹民营企业力量太过薄弱。中国人历来同情弱者,加多宝的这一招,切中人们心中对民营企业同情的软肋,赢得不少同情和支持。根据一项调查数据,64%的人表示今后会选择购买加多宝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