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留守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症结所在与根本出路

  

  (二)只有发展农村经济才能就近提供务工岗位


  

  留守未成年人的父母之所以远赴千里之外务工,其原因就在于当地不能提供更好的务工机会,就广大农村地区而言,主要还是传统的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等几乎没有,农村劳动力只能到外地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寻求务工机会。例如,重庆市东南部地区的工业起步较晚,能够吸纳的本地劳动力十分有限,除黔江区之外,其它几个县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诸如服装、玩具等能够广泛吸纳农村劳动力的生产企业则更是少有,其结局必然是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外出,而这就导致了留守未成年人监护上的困难。因此,从犯罪预防的角度分析,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其目的在于通过发展本地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务工机会,吸引农村劳动力就近务工。这样就能够保证农民工在务工挣钱的同时,随时对未成年子女进行监管和教育,避免父母监护职责的缺失,也能够避免隔代监护所可能引发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


  

  (三)消除贫困是解决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条件


  

  贫困并不必然导致犯罪,但贫困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可能会与其它因素一起促成犯罪的生成。就留守未成年人犯罪而言,其背后往往都有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实施犯罪行为的留守未成年人中,之所以有大量的失学辍学未成年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家庭经济贫困。前苏联学者明科夫斯基指出,没有工作和不学习的未成年人的犯罪率比普通在校生高二十多倍[9]。留守未成年人在离开学校之后,由于还不能就业、务工,只能流入社会,在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下,极易走上犯罪道路。同时,贫困也会制约关乎留守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社会政策执行,导致一些预防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和建议因经费困难等方面的原因而难以实施。例如,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渝东南地区近年来积极推行寄宿制学校建设。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当地财政对教育的投人与教育的发展需求不适应,目前渝东南地区的寄宿制学校普遍存在学校资源紧张,硬件设施跟不上的困难。在关于留守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对策建议中,有不少涉及到加大财政投入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如果考虑到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就会发现这样的建议很难落实到实处。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还得通过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予以实现。


  

  三、结语


  

  预防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出路在于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尚不发展的情况下就不能有所作为。“年轻人经常被认为是社会自身健康与幸福的指标。”[10]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始终是全社会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使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困难,也应当充分强调国家机关、家庭、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各方面主体在留守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中的职责。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